-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的序和跋3讲义
1、请在文中找出课文中所列出的几个文学家的名。 托尔斯泰、罗曼·罗兰、鲁迅 2、作者列出这些文学家的用意是什么? 托尔斯泰:“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悲剧。” 罗曼·罗兰:“为了是来征服它”。 鲁迅:“路本没有,因为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条路。” 3、作者认为:“生活并不是悲剧。它是一场‘搏斗’。”其理由是什么? (1)尽管“我的周围是无边的黑暗”,却仍然看见征服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自己的道路。 (2)“我跟所有其余的人一样,生活在这世界上,是为着来征服生活。我也曾参加这个‘搏斗’里面”。 4、既然巴金是一个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的战士,那么我们可以从他的这篇序文中看到他用什么去同黑暗搏斗的吗? 他走了一条当年许多进步青年们走的道路——用文学来展示生活,激励人们前进,这就是他写作《家》乃至《激流三部曲》的动机。 5、你从作者早年的这篇序文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巴金?你对这个时期的巴金又如何去评价? 巴金是一个激流中的战士。但由于当时思想的局限,作者在文中也表出了对前途的朦胧和迷惘。 6、请在文中找出表现作者思想轨迹的句子,思考作者22年以后补写的“跋”与22年前写的“序”在思想认识上有什么不同。 (1)“我不是一个说教者,我不能够明确地指出一条路来,但是读者可以在里面去找它。” (2)“我当时还年轻、幼稚,而且我太重视个人的爱憎子。” (3)“事实上,我本可以更明确地给年轻的读者指出一条路来,我也有责任这样做。” (4)“我没法掩饰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缺点。而且我还想用我以后的精力来写新的东西。” 7、作者在课文的最后两次点到“青春是美丽的”,你该如何去理解巴金先生的这句话。 年轻的巴金敢爱敢恨,他对不合理的制度发出“我要向一个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我控诉’”,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这种“激愤”之情,是他在青年时期迸发出的最美丽的情感火焰。 思考与练习二: 作者在《家》的“跋”里说:“我不是为了要做作家才写小说:是过去的生活逼着我拿起笔来。”从文中找出最能够诠释这句话的语句,并结合“《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这句话,说说作者创作《家》的意图。 精要解读·合作探究 助读预习·学前热身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精要解读·合作探究 助读预习·学前热身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精要解读·合作探究 助读预习·学前热身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⒈作者链接 巴金,我国现代作家。原名李尧 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代表作有 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 《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⒉背景回望 (1)序:放在书的正文之前,说明书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问题。请别人写的称“代序”,作者自己写的称“自序”。本序写于1931年4月,是作者为“激流三部曲”总序发表的,表达作者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青年时期的思想。 (2)跋:放在书的正文后面,叙述书的内容或作补充说明,一般由作者自己撰写。本跋写于1953年3 月,比序晚22年,交代《家》的创作意图和不足之处。 3.结构梳理 《家》的序和跋 序 跋 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1-2) 青年时期的思想(3-4) 对生活的搏斗、前途的迷茫(5-7) 《家》的创作动机(1) 《家》的不足(2) 放弃重写的原因(3) 对青春的赞美(4-5) 因为他们对生活有不同的看法。 《家》的创作意图就是揭露、控诉旧制度旧社会的。作者写《跋》正是新中国成立第5个年头,所以“《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精要解读·合作探究 助读预习·学前热身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精要解读·合作探究 助读预习·学前热身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精要解读·合作探究 助读预习·学前热身 课时训练·基础达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