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桑 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陌 上 桑 《乐府诗集》 学习目标 1、熟悉诗歌内容,能理解课文所叙述的故事。 2、学习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人物表现手法。 3、探讨诗歌主题,归结人物形象。 第一课时 选自 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乐府原指国家设立的音乐机关,职责是搜集整理民间诗歌。后来就称这类诗歌为乐府。 释题 《陌上桑》 是一首带有讽刺色彩的民间故事诗。“陌上桑”,意即田野上采桑,这是故事的由来,也是故事的自然环境。 重点字词 名: 锄: 坐: 谢: 不: 趋: 第二课时 关于人物描写 描写人物时,对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服饰等进行的描写称为正面描写;用景物来烘托人物,用器物来陪衬人物,借助他人的反应来表现人物,通过与他人的对比突出人物等,这些手法都属于侧面描写。 字词积累 1.通假字 宁可共载不 (不:通“否”,是否) 腰中鹿卢剑 (鹿卢:通“辘轳”,井上汲水的工具) 2.古今异义 少年见罗敷 (少年 古:年轻人 今:指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 使君谢罗敷 (谢 古:请问、问 今:感谢) 冉冉府中趋 (趋 古:快走 今:走向) 但坐观罗敷 (坐 古:因为 今:坐) 3.词类活用 自名为罗敷 (名:名词作动词,起名) 耕者忘其犁 (犁:名词作动词,犁地) 锄者忘其锄 (锄:名词作动词,锄地) 4.一词多义 青丝为笼系 (系:络绳) 青丝系马尾 (系:拴) 夫婿居上头 (居:处在) 四十专城居 (居:长官) 5.省略句 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 * * 正音   隅(  )  绮 (  ) 襦(  ) 髻( )   姝(  )  鬑(  )    倭堕(    )髻 捋髭(    )须 踟蹰(    ) 骊驹(    ) 千余骑( ) yú jì shū lián wǒ duò lǚ zī chí chú lí jū jì qǐ rú 起名 锄地 因为 请问、问 通“否”,是否 快走 1、圈出自己对不准的字词。 2、听读完成后,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处理生字词。 3、试着翻译课文,感知 课文内容。 日出东南隅, 照我秦氏楼。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善蚕桑, 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 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 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 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 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 脱帽着鞘头。 耕者忘其犁, 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怨怒, 但坐观罗敷。 诗歌的第一部分: 描写罗敷的惊人美貌。 使君从南来, 五马立踟蹰。 使君遣吏往, 问是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 自名为罗敷。” “罗敷年几何?” “二十尚不足, 十五颇有余。” 使君谢罗敷: “宁可共载不?” 诗歌的第二部分:使君的无理要求。 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 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 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 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晰,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诗歌的第三部分:罗敷盛夸丈夫,拒绝使君。 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回家之后,相互嗔怨,只是因为仔细观看罗敷(的美貌)。 太守模样的人问罗敷:“能(与我)同车共载吗?” 这首诗的前半部分写罗敷的容貌之美,为什么夸赞其环境、器物和服饰? 夸赞环境、器物和服饰的目的在于烘托罗敷之美。 问题 本诗的夸张与细节描写相结合,使人觉得夸张得真实可信。试举例说明。 如:行者、少年、耕者、锄者为罗敷的美貌所倾倒,乃至“来归相怨怒”,其动作神态刻画的淋漓尽致,而且夸张得合情合理 ,真实可信。 问题 罗敷:勤劳美丽、机智善辩、不慕权贵 使君:荒淫无耻、巧取豪夺、自取其辱。 评价人物: 本文通过述说美丽无比的采桑女子罗敷拒绝使君邀请的故事,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屈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官吏的卑劣可耻行为。 主题思想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