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
【实验目的】
(1)了解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原理、结构及调整方法。
(2)测量激光波长。
(3)观察白光干涉现象。
(4)测量固体透明物质的折射率(或厚度)。
(5)测量钠黄光双线的波长差及相干时间。
【实验原理】
1.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结构和基本光路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结构如图4.5.1所示,其光学系统主要由两个平面反射镜(动镜M1、定镜M2)、分光板G1和补偿板G2组成,分光板G1和补偿板G2相互平行且与动镜M1成45(角放置。分光板的后表面镀有半反射半透射膜,定镜M2和动镜M1的后面分别有三个可以调节的小螺钉,可以调节平面镜的方位,在定镜M2的下方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两个拉簧微调螺丝,用以微调镜面的方位。动镜M1可以通过调粗调手轮和调微调手轮来改变其位置,M1的位置坐标可从仪器上的读数装置上读出。迈克耳逊干涉仪的读数装置由三部分组成:①(主尺:在动镜的左下方;②(读数窗口:在仪器的正面上方;③(微调手轮:在仪器的右侧面。它们的读数由这三部分读数之和而定:①(主尺:分度值为1(mm;②(读数窗口:分度值为0.01(mm;③(手轮:分度值为0.000(1(mm,再估读到0.000(01(mm。
迈克耳逊干涉仪的结构
图4.5.1
1—分光板;2—补偿板;3—定镜M2;4—动镜M1;5—反射镜调节螺丝;6—拖板;7—丝杆;
8—导轨;9、10—定镜微调螺丝;11—微调手轮;12—粗调手轮;13—读数窗口;
14—联动装置;15—底座;16—底座水平调节螺丝;17—支撑杆
图4.5.2所示是迈克耳逊干涉仪的基本光路图。从光源S发出的光被分光板G1分成强度接近的两束光:反射光①和透射光②,这两束光是由同一束光分出的,它们是相干光。①光和②光经镜M1和M2的反射后,再经过G1的透射和反射到观察屏上重叠而形成干涉条纹。其干涉现象可等效地看做是由定镜M1处发出的光束和由M2在G1半反射镜中的虚像M(2(位于定镜附近发出的光束相干涉而成。M1和M(2(之间形成一个空气膜,由于M(2(不是实物,因而虚平面镜M(2(与M1之间的空气膜可以任意调节。若M1、M(2(平行,则形成一个平行空气膜,若不平行,则形成楔形空气膜或两个相交的楔形空气膜。被G1分成的①光和②光到达观察屏后,①光要比②光多两次通过分光板,在M1和M2到G1分光面的几何距离相等的情况下,①光要比②光多出2nL的光程,其中n为分光板的折射率,L为①光在分光板中每次实际经过的距离。如果是单色光,可以通过改变M1的位置即减少①光的光程来补偿;但如果是复色光,就不能通过改变M1的位置来使所有频率的光都得到补偿。因此,解决的方法是在②光的光路中放置一块与G1平行、厚度材料完全相同的未镀膜补偿板G2,使得各种频率的光都能得到补偿。
2. 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
由两个相干点光源发出的球面光波,在其相遇空间处处皆可产生干涉现象,在此空间任一位置放置一屏都可接收到干涉图形,这种干涉被称作非定域干涉。
设S1、S2为两相干点光源,它们相距为2d,如图4.5.3所示,空间任一点P(x,y,z)的光程差:
(4.5.1)
而 (4.5.2)
(4.5.3)
将式(4.5.2)和式(4.5.3)代入式(4.5.1)便可得到等光程差面的方程
(4.5.4)
再将的明纹条件代入式(4.5.4),得
(4.5.5)
上式表明等光程差面为一族以K为参数的旋转双曲面,旋转轴即为S1、S2连线。实验上所观察到点光源的非定域干涉条纹就是这族旋转双曲面与观察屏的交线,交线的形状取决于屏和S1、S2连线的相对位置,如图4.5.4所示。下面就非定域干涉的几个特殊图形予以简单推导和说明。
图4.5.4 图4.5.5
1)圆环形干涉条纹
当M1和M(2(平行,观察屏垂直于S1、S2连线时,对应的干涉条纹是一组同心圆环,其圆心在S1、S2连线的延长线与屏的交点P0处,如图4.5.5所示,S1和S2到屏上任一点P的光程差为
(4.5.6)
(4.5.7)
(4.5.8)
将式(4.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7辑(总第18辑).pdf VIP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4辑(总第15辑).pdf VIP
- GB/T 18998.5-2022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5部分:系统适用性.pdf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8辑.总第19辑.pdf VIP
- 急诊危重症护理新进展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docx VIP
- 《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df
- 新解读《DL_T 2765—2024输变电工程逻辑模型规范》最新解读.docx VIP
- 2025年锅炉水处理作业G3证理论考试笔试试题(400题)含答案.docx VIP
- 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9辑.总第20辑.pdf VIP
- 房地产开发重要节点及流程.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