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工104 陈维 1001011155 辛亥革命.pptVIP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5.封建帝制的覆灭 6.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的失败 7.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8.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李鸿章 左宗棠 提纲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扩大,攫取巨额财富,清政府巧立名目的新税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中饱私囊,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清末新政及其破产。为了应对国内要求变革的呼声,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办政务处,宣布实行新政。但使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尖锐而分崩离析。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首先发动的。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创建 名称 时间 地点 创建人 纲领 兴中会 中国同盟会 1894年 1905年 檀香山 日本东京 孙中山 孙中山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 1、兴中会的成立 1894年、檀香山,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各地革命团体的建立 中国积弱,至今极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 知,鲜能远虑。堂堂华国,不齿于列邦;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 有志之士能不痛心!………乃以政治不修,纲维败坏,朝廷则鬻爵卖 官,公行贿赂;官府则剥民刮地,暴过虎狼。盗贼横行,饥馑交 集,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呜呼惨哉!方今强邻环列。虎视鹰邻, 久垂涎我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多,蚕食鲸吞,已见效于踵接;瓜 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呜呼危哉!有心者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 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庶我子子孙孙,或免奴隶于他族。 3、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905年,东京,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三、三民主义 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中华民权——建立民国 民生——平均地权 四、关于革命和改良的辩论 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在资产阶级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道路,反对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一场大论战。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要不要社会革命 五、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1、封建帝制的覆灭 各地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和保路运动 武昌起义 占楚望台军械库-攻总督衙门- 占武昌-占汉口、汉阳 1911年10月10武昌起义,武汉三镇光复。各省响应有10多个省宣布独立。 背景:保路运动日益扩大,湖北的革命团体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准备起义。 湖北军政府 2、中华民国的建立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临时约法》 内容: 特点: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近代化里程碑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性质: 1 、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各民族一律平等 3、国民权利的规定 4、三权分立的政体 5、责任内阁制 目的: 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意义: 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 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以 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义之 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 与国民共弃之。——孙中山 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历史功绩:它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失败的原因: 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性,它不可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人民群众;这次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辛亥革命的历史地位 吾人要知道,过去五千年的一部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五千年(至少一千年吧)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 那么,“辛亥革命”在我们这个“从君主到民主”的百年“转型期”中,算个什么呢?曰:广义的“辛亥革命”(1890-1912),是我国历史从君主到民主这个转型期的“开始”。狭义的“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1月1日),则是这个“开始的时代”。 ——著名史学家唐德刚 武昌起义 湖北军政府 中华民国建立 临时约法 清政府 袁 帝 企图武力干涉 寻找代理人 革命形势迅猛发展 各省纷纷独立 和谈 镇压 清帝退位 瓦解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1.10.10. 1912.1.1.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失败■ 七

文档评论(0)

love19874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