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二)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二) ?? 田海霞 ?? 一、 积累运用( 共24 分)?? 1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不屑置辩 秉烛夜谈 改斜归正 真相必露?? 声色俱厉 不能自己 杳无消息 再接再励 ?? 错别字 ?? 改正 ?? 2 古诗文默写(共11分)?? (1)感时花溅泪,------------------?? (2)烽火连三月,-------------------??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4)黄发垂髫,-------------------------. ??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7)陋室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 (8)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引用的孔子说的一句话是“_____?”?? (9)《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 (10)《桃花源记》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__。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1)《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 ?? 3巧填春字诗,将括号里含春的词分别填入诗中空格处(共4分)?? (1) 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孟郊《登科后》?? (2) 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3)竹外桃花三二枝, 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 闹。 ——宋祁《玉楼春》?? (春意、春色、春风、春江)?? 4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3分)??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 5仿照下面两句话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一个比喻句(2分)?? A、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B、书是阶梯,帮助人门登上理想的高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可爱者甚蕃( ) 濯清涟而不妖( )?? 不蔓不枝 ( ) 香远益清 ( )?? 7.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理解填空。?? 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回答问题。(18分)?? 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 胡章平?? 小镇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