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周周清测试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测试题

八年级语文周周清测试题 周次:第01周 学生:___________ 得分: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嗜??????????? ⑵慕???????? ?????吝???????? ?? ?⑷ 欤???????? 晏??????????⑹俦?????????? ????⑺ 辄???????? ???⑻ 褐??????? 无碍?????????? ⑽轩邈????????????⑾横柯???????? 缥碧??????????⒀经纶?????????????⒁(líng)???????????作响 (yuān)????飞(lì)?????天??? ?(kuī)?????谷忘(fǎn)???? ⒄在(zhòu)?????犹昏????????? ????(tuān)??????急? 黔娄????????⒇ 宅(????)边 2、解释加点的字 先生不知何许人??????????????造饮辄尽 性嗜酒?????????????????????? ?⑷每有会意 不汲汲于富贵???????????? ?????⑹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晏如也?????????????????????? ?⑻以乐其志 水皆缥碧??????????????????? ??⑽猛浪若奔 互相轩邈??????????????????? ??⑿鸢飞戾天 负势竞上????????????????????? ⒁横柯上蔽 、填空 《与朱元思书》的作者是?????朝???(姓名)。该文选自??,是?????文,多处使用了对偶句。本文总写的一句话是???????????????????????????。 用《与朱元思书》中的原文回答: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写出水流湍急的句子既表现了富阳山的魅力,又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的句子是《五柳先生传》的作者???????,他是????(朝代)的诗人,名??????,字??????,我们在八年级(上册)课本学过他的一篇散文名作。“五柳先生”是指?????????????????????????,“传”的意思是????????????????????????????????????????。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a.表现五柳先生喜爱读书的句子是:???????????????????????????。 b.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 c.全文的中心句:??????????????????????,???????????????????????????。? 二、阅读理解《五柳先生传》1、 上文中的“先生”指的是?????时期的???????(作者)。2、 请把文中的空白处补全。 3、 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常住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他的)B因以为号焉(因此) C既醉而退(已经)???D以此自终(用)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解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到陶渊明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淳朴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A.B.或置酒而招之(或:或许)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 D.曾不吝情去留(曾:曾经) 11、请简要回答作者“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12、请概括选文第②段所体现的作者的性格特点。 (二)、《与朱元思书》13、请在文中横线上补全原文。 1、富阳至桐庐之间的山光水色的总体特征是怎样的?(用原句回答)1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A.范仲淹二岁而孤 孤:孤儿 B.往往馇粥不充 馇粥:稠粥 C.遂大通六经之旨 旨:美味 D.常自诵曰 诵:背诵 2.比较“之”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之南都人学舍 ②遂大通六经之旨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④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同,③句和

文档评论(0)

dfg83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