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程序原则视角下我国立法听证制度之研究.docVIP

正当程序原则视角下我国立法听证制度之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正当程序原则视角下我国立法听证制度之研究.doc

正当程序原则视角下我国立法听证制度之研究   【摘要】正当程序起源于英美法系,已成为现代法治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趋势和法治国家的共同价值取向,我国的立法听证制度成立与发展只有短短二十余年,存在较多不足。文章从正当程序原则角度出发,对我国立法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并提出完善对策,以期对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正当程序;立法听证制度;问题;完善   一、立法听证制度在我国的引进与发展   正当程序作为一种现代法治理念,不仅在司法、行政领域备受重视,而且在立法领域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立法听证制度意指立法机关在立法过程中,为了收集、获取与立法有关的资料、信息,邀请有关政府部门、专家学者、当事人及与法律法规有利害关系的公民等到会陈述意见,为立法机关审议法律法规提供依据与参考的一种制度。   听证制度在我国的确立首先是在行政法领域,2000年3月15日通过的《立法法》正式将听证制度引入立法程序,开启我国立法听证之先河。《立法法》第34条规定,列入议程的法律案,立法机关“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至此,听证制度正式进入立法领域。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第12条规定:起草行政法规,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14条规定:起草规章,应当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有关机关、组织和公民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书面征求意见、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随后,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细则性规定,将听证制度明确规定在其他规范性文件制定当中,如《上海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第12、13条;海关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办法第24、25条。至此,从立法规定来看,立法听证制度已经覆盖到我国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中来,包括起草阶段、送审阶段。   立法听证逐渐成为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的高频词汇,同时也成为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词汇。立法听证制度在我国立法中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国的有些部门在制定有关立法听证制度的规范性文件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二、我国立法听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立法听证制度从引入到发展大约有20年的时间,审视其对我国立法所起作用,深入分析其在立法实践推进过程中的困难与原因,结论如下:   (一)立法听证制度的适用范围规定模糊,在实践中难以执行   《立法法》及地方性立法规范没有对听证的范围作出明确界定,导致听证制度执行起来随意性较大,一般均规定为“涉及本地重大的、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需举行立法听证会”,什么是重大、关系密切,则在实践中往往由立法机关解释,且听证会的召集多由立法机关组织,如果认为不属“重大、关系密切”,听证会就没有召集的意义了,听证制度就流于形式了。   (二)对立法听证主持人要求不明确   在行政听证制度中,《行政处罚法》和《行政许可法》对听证主持人制度作了规定,一般规定“由行政机关指定的非本案调查人员之外的人担任。”但在立法听证制度中,却鲜有对主持人的选任要求规定。主持人是立法听证制度的主导人,在立法听证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持人的立场是否中正公平,与立法听证会的价值关系密切。听证主持人的任职资格、单方面接触的禁止、回避等制度是必须解决的问题。程序公正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不做自己案件的法官,立法听证制度中,组织者往往就是起草单位。   (三)立法听证笔录效力规定不明确,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立法法》作为对立法程序的最高规制法,对立法听证程序的规定却笔墨甚少,对立法听证笔录的效力更是只字未提。《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第15条规定:听证会应当制作笔录,如实记录发言人的主要观点和理由;起草单位应当认真研究听证会反映的各种意见,起草的规章在报送审查时,应当说明对听证会意见的处理情况及其理由。   这个行政法规中明确了听证应当形成书面的听证笔录,但其效力要被“处理”,是否被采纳、听取不得而之。在部门规章中也大都是类似的规定。这样模糊的规定对立法主体缺乏约束,结果往往是大大挫伤了群众参与立法的热情,降低了立法的质量和权威,也影响了听证制度在地方立法中的地位,亟待解决。   三、完善我国立法听证制度的建议   (一)制定统一、规范的立法听证制度   《立法法》主要是是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立法行为设定规范,没有为地方立法听证及其听证规则的制定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而各地人大立法较为被动,没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立法听证制度,而是以《立法法》第34条以及第58条作为本地制定立法听证规则、实践立法听证的主要法律依据,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