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案例与习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逻辑学案例与习题

1. 1936年邹韬奋、史良等七位爱国民主人士因宣传抗日救国被国民党当局逮捕,是为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事件”。国民党当局以他们与共产党和张学良有公开电信来往为据,强加给他们一个“联合共产党反对政府”的罪名。在法庭上,邹韬奋在辩护演讲中义正辞严地反驳了国民党当局强加的罪名: 我们电请张学良抗日,起诉书说我们勾结张、杨叛变;我们发了同样的电报给国民政府,为什么不说我们勾结国民政府?共产党给我们写公开信,起诉书说我们勾结共产党;共产党也给蒋委员长发公开信,是不是蒋委员长也勾结共产党? 法官们无言以对,最终只好宣判七君子无罪。 请问:邹韬奋在辩护中运用了何种反驳方法?这种方法的逻辑学原理什么? 邹韬奋在辩护中反驳的对象是对方的论证方式,运用的反驳方法是形式归谬法。 形式归谬法就是以一些明显为真的前提(论据),按照与对方完全相同的推论方式,推出对方显然不能接受的结论来,以此证明对方的论证方式是错误的。 这种方法的逻辑学原理是:如果一个演绎推理前提为真而结论为假,那么它的推理形式必然无效。 在论证中,如果按照对方相同的论证方式由真实的论据(如“我们发了同样的电报给国民政府”、“共产党也给蒋委员长发公开信”)得出对方不能接受的结论(如“我们勾结国民政府”、“蒋委员长也勾结共产党”等),就足以证明对方的论证方式不合逻辑。 2.甲、乙、丙在讨论“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原则。 甲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可以不劳动。” 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得食者是劳动者。” 丙说:“不劳动者不得食,意味着不得食者是不劳动者。” 请问谁的理解最确切?说明理由。 乙的理解最准确。不劳动者不得食,换位推理是:得食者不是不劳动者;再进行换质推理可得:得食者是劳动者。 3.A、B、C、D、E、F六支篮球队正在进行比赛。哪一支球队会取得冠军?黎民、京华、崔凡作了如下猜测: 黎民认为,冠军不是D,就是E。 京华认为,冠军不可能是F队。 崔凡认为,A、B、C都不可能获得冠军。 比赛的结果证明,这三个人的猜测只有一个人的看法是正确的,请问:哪个队是冠军?写出你的推理思路。 本题可以运用不矛盾律,通过选言推理的方法进行淘汰推得。 由于只有一个人的猜测是正确的,因而只有崔凡的话是正确的,即冠军是F队。 4、在意大利都灵大教堂的圣坛上,终年展示着一件稀世圣物——耶稣遇难后的裹尸布。这块长4.3米、宽3米,沾有斑斑血迹的细亚麻织品自1357年首次展出后的六百多年里,它的真伪问题一直引起信徒们的激烈争论,一些信徒把它奉为至高无上的圣物而顶礼膜拜;另一些人则认为它是某些好事者伪造出来的赝品。 某年,一个神学院的A、B、C、D 四个学生旅行来到都灵,在亲眼看到这块裹尸布以后,每人对它的真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A 说:我认为这件圣物是真的。如果它是假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在六百多年里被我们的教友虔诚地敬奉;事实上,我们的教友们几百年来都一直在虔诚地敬奉它;可见它是真的。 B 说:我也相信这件圣物是真的。大家想想耶稣受难时的情景吧:耶稣是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那时手腕上、大腿上一定流了大量的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如果它是真的,那么它上面必定有许多血迹,现在我们看到它上面确实有斑斑血迹;这说明它确确实实是真的。 C 说:我同意B的分析。此外我还要补充一点理由:只有这块布上有血迹,它才可能是真的;正如刚才B所指出的,布上的血迹是有目共睹的,可见它是真的无疑了。 D 说:我认为它不是圣物,这道理是再简单不过了。纺织史的研究告诉我们,世界上最早的细亚麻织品,是到公元2世纪才出现的。这就是说,如果这块细亚麻织品真的是耶稣受难时的裹尸布,那么耶稣就是在公元2世纪以后才受难的,可是圣经上说他是公元1世纪受难的呀!由此可见它根本不可能是圣物。 请问:A、B、C、D “火烧夫死”。张举令人要来两头猪,一头当场杀死,另一头用绳索捆绑,将两头猪同时放进干柴堆里点火焚烧,结果发现:活猪烧死后嘴里有灰,而死后焚烧的猪嘴里无灰。然后检验那男人的尸体,发现死者口中无灰,再来审问,妇人只好低头认罪。 请问:张举破案运用了什么推理方法,写出其结构形式。 类比推理。形式结构是: A事物具有属性a、b、c、d, B事物具有属性a、b、c, ———————————————— B事物具有属性d。 6.在一次干部会上,甲说:“我们部门的工作不受重视,什么事老是低人一头!”乙听了反驳说:“你不想低人一头,难道想高人一头吗?”甲马上辩解说:“我们既不想低人一头,也不想高人一头,能对我们一视同仁就满足了。” 请问:甲、乙两人的对话中,有没有逻辑错误,谁违反了逻辑,犯的是什么错误? 乙的话中有逻辑错误。违反了充足理由律。因为,从甲“不想低人一头”,推不出“想高人一头”的结论。 7.鲁迅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一位旅行者走进

文档评论(0)

xingkongw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