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诫子书》16讲义
有关作者 诸葛亮,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被称为“古今第一贤相”。 故事: 三顾茅庐 隆中对策 草船借箭 舌战群儒 七擒孟获 挥泪斩马谡等 代表作:《出师表》 《诫子书》等 写作背景 《诫子书》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他为了蜀汉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要修身养德,立志成才。这同时也是他一生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真实写照。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积累重点字词和文言知识,背诵并默写全文 2、疏通文意,体会主旨 3、感受传统文化,接受洗礼,思考其现实意义 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dàn bó)/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yín)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suì)/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读一读 译一译(共同探究)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研讨赏析 一开始,作者就提出“静以修身”的观点。 接下来,写“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静”的价值的阐述。 正面论证:静与学、才、志 的关系 反面论证:不“静”的害处 最后,写不能荒废学业,要珍惜时间 1、行文脉络 2、诸葛亮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 立志 学习 惜时 关系:诸葛亮主张以静修身,以志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相互联系。这都要珍惜时间 3、怎样理解文中的“静”? “静是修身养德德基础 “静”是学习的前提 “静”是一种摒除杂念和干扰而安宁专一的精神状态。只有做到“淡泊”和“宁静”才能使志向坚定,并最终实现远大目标。 4、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ppt课件讲义.ppt
- 《讲文明有礼貌,争做文明好少年》讲义.ppt
- 《诗二首(太阳船)》讲义.ppt
- 《识字四》讲义.ppt
- 《诗经》关雎蒹葭桃夭ppt讲义.ppt
- 《诗经》两首ppt讲义.ppt
- 《诗经》两首(用)讲义.ppt
- 《识字8》苏教版2016年新教材语文一年级上册杨国龙讲义.ppt
- 《诚信是金》讲义.ppt
- 《诚信是金》---ppt讲义.ppt
- 高中校园意外伤害预防:校园安全标识创新与教育策略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语言培训行业2025年国际化课程本土化策略与挑战报告.docx
- 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海洋生态修复项目生态修复技术应用现状报告.docx
- 2025年数字音频内容在艺术欣赏领域的多元化应用与市场前景报告.docx
- 2025年海洋经济与蓝色产业海洋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策略报告.docx
- 二零二五年一季度网络时代的生活命题说话三分钟作文.pdf
- 金融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策略与投资组合风险评估研究报告.docx
- 未来五年生态修复微生物技术应用前景分析及效果评价报告.docx
- 高中体育教育中智能教学资源推荐系统的冷启动问题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影响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