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 复杂ppt.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宝太监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从起兵有功,累擢太监”。 一个跟随郑和出使的名叫马欢的人写《瀛涯胜览》记载:“南渤里国之西北海内,有一大平顶峻山,名字叫帽山,其山之西亦皆大海,正是西洋也”。 * 从官方贸易到闭关锁国 马来西亚有座山叫三宝山,山下有三宝井,井旁有三宝亭。 这些地理事物的名称都与三宝有关,三宝代表什么呢? 三宝垄市是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的首府,为印度尼西亚第五大城市。 关于“三宝”名称的由来说法不下四种。 结合东南亚的“三宝”地名,你能联想到明代哪个历史事件? (1)明朝时的西洋是指什么地方? (2)郑和下西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3)明成祖朱棣的意图、郑和的使命 谈一谈: 帽山就是现在的马六甲海峡西口的韦岛。 越南 泰国 文莱北部 斯里兰卡 麦加 占城 暹罗 渤尼 锡兰 郑和下西洋路线图 /uploadfiles2006/2006-4/200641284326777.swf 载重120吨 100吨 50吨 长24.5米 宽6米 载100吨 大宝号存疑 宝船六十三号, 大者长四十四丈、 阔一十八丈 长138米 宽57米 载1000吨 船只大小 4艘 17艘 200余艘 存疑 船数: 160人 1000-1500人 27800人 人数: 1次 4次,后世数百年部分西欧国家尾随来建立殖民地 7次, 后继无人到关闭海外贸易 结果: 1497-1498 1492-1504 1405-1433 时间: 绕过好望角 到达印度洋 发现美洲 下西洋 史实: 达伽马 哥伦布 郑和 郑和与欧洲航海家远洋航行对照表 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后, 媒体炒得很热闹。 对于从1840年来,总被外洋漂过来的利炮坚舰欺负的中国人, 在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的今天, 怀念老祖宗扬帆出海的伟绩, 寄托某种想象, 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郑和船队 争论:《明史·郑和传》有“宝船六十三号,大者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按明官尺等于31.1厘米折合成现代长度单位,这是一个木质帆船巨无霸。论者承认:“关于郑和宝船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有争论,焦点是船型、尺度。” 争论:船队规模——“郑和率领由208艘船舶和2.78万人组成的船队”   说法从郑和船队有60余艘,变为又还有100多艘小船,可能有人觉得啰嗦,干脆加起来更气派160余艘,就这样连《明史》也给超越。 学术研究侧面:好大者、炒作者不依不饶,这不仅有 “600年祭”的书刊影视,连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材《中国历史——元明清卷》(郭成康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6页)都要明明白白说宝船大者有138米长、57米宽! 一、船只特别多,有60多艘或200多艘 二、船特别大,很难建造 (若要问船的尺度、排水量、 壳板厚度、舵叶长宽、锚的 重量等不是很清楚) 天哪,这么多怎么走!?假使是60辆马车也不好指挥,是不是要装载的东西或乘船的人特别多? 在对郑和功业的缅怀中,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人们总爱把他和70年后 发现新大陆的 哥伦布对比。 郑和下西洋 1、耗费大量财力、人力 2、四方宾服,受命而入贡者迨三十国。 3、在明朝强大力量的支持下维持世界和平秩序,比如打击截断海路的海盗。 4、给皇帝带回来些类似长颈鹿的吉祥物、留下些荒诞史实杂糅的传说。 此外还对中国人有什么影响?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当时的欧洲,从贵族到平民,都在传说东方印度、中国的富庶。哥伦布的扬帆出海,直接的动力就是财富。 哥伦布远航,发现新大陆改变了整个世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郑和是皇帝的私人奴仆 2、明朝廷扬威海外,只是为皇帝和朝廷的面子添彩 3、对大多数人毫无好处 这不是劳民伤财 是什么? 1、哥伦布是个有点海盗气质的冒险家,女王只是他的庇护者。 2、他类似一个承包商,从大老板那里转包工程后,自己想办法争取最大盈利。 3、这样的买卖有激励机制,人们愿意冒死去做,才能掀起欧洲人的淘金热。 在历史的关键时期,决定一个民族航向的不是技术而是文化和制度,所以我们现在不必总炫耀于600年前中国人高超的航海技术。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没法简单地 类比,如果硬要 比较的话······ 下面让我们通 过考证史料 还原历史真相 “(永乐三年,公历1045)六月,己卯。 遣中官郑和使西洋诸国。 建文帝之出亡也,有言其在海外者,上命和踪迹之, 且借以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乃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将士卒三万七千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者十八丈者六十二, 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自福州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西南洋诸国,宣天子诏, 因给赐其君长,使之朝贡。有不服者则以兵慑之。 ——《明史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