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生物54测试及其详细解析
一、
1、下列有关图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图I为玉米的生理过程,则用碘液检测会发现叶片维管束鞘细胞中有颜色反应
B.能完成图I、图Ⅱ所示生理过程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完成图Ⅲ中②过程的硝化细菌,能进行图Ⅱ所示的生理过程
D.完成图Ⅲ中③过程的生物,能进行图Ⅱ所示的生理过程
15.D
2.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解析:D 25℃时及时间c3后散热量恒定,说明产热量等于散热量,选项D错误。外界温度下降时,散热量增加是因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散热增加。
3、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 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A、32.9%和17.1% B、31.3%和18.7%
C、18.7%和31.3% D、17.1%和32.9%
解析:由题中G+C=35.8%,可推出C=G=17.9%,A=T=32.1%;设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比例为X、Y,则有1/2(X+32.9%)=31.1%、1/2(Y+17.1% ) =17.9%,解得X=31.3%,Y=18.7%
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B.效应B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但其分泌产物——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将其直接消灭
C.血清和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对病菌具有一定杀灭作用,属于第二道防线
D.在体液免疫中,极少数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暴露在表面,因而能直接作用于B细胞
4.D 解析:吞噬细胞能识别“自己”与“非己”成分(抗原),对多种抗原起作用,不能特异性识别某种抗原,A项错;抗体起沉淀、凝集抗原的作用,最后还要经过吞噬细胞吞噬消化才能消灭抗原,B项错;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第二道防线,而血清中的抗体属于第三道防线。
5、已知四倍体西瓜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11条染色体;又知普通小麦是含有6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有7条染色体。四倍体西瓜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形成的,普通小麦是由三个物种先后杂交并经染色体加倍形成的。若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按其形态、大小、结构进行归类,则( )
A、四倍体西瓜和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均分为2种类型,因为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
B、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为4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为6种类型
C、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为22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为21种类型
D、四倍体西瓜的染色体可分为11种类型,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为21种类型
解析:普通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可写成AABBDD=6×7=42,故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可分为21种类型。
31.(12分)图1为具有2对相对性状的某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群中甲植株(纯种)的一个A基因和乙植株(纯种)的一个B基因发生突变的过程(已知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请分析该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突变产生的a基因与A基因以基因的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2)两个基因发生突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3)若图2为甲植株发生了基因突变的细胞,它的基因型为________,表现型是________,请在图2中表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4)若乙发生基因突变的部位为某一侧芽,则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为什么?可用什么方法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
解析:通过分析图甲可知,基因A经基因突变产生新的基因a,新的基因a是原来基因A的等位基因,同样突变后产生的基因b是基因B的等位基因,但基因a和基因B不是控制同一对相对性状的,因此两者关系是非等位基因的关系。a基因的形成是由A基因结构内部的碱基C被碱基G替换引起的,b基因的形成是由B基因结构内部的碱基C被碱基A替换引起的,因此基因突变是由碱基的替换所引起的。甲植株细胞未发生突变前的基因型为AABB,突变后的基因型则为AaBB,表现型为扁茎缺刻叶,由于A基因和B基因是独立遗传的,因此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乙植株虽发生了基因突变,但该突变为隐性突变,且基因突变发生在乙的体细胞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故该植株及其子一代均不能表现出突变性状。若让其后代表现出突变性状,则子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