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巳节介绍供参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巳节介绍供参习

上巳节介绍 一、上巳节的形成 上巳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巳”是地支中的干位。过去纪年纪月纪日用六十花甲,即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与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字轮番搭配,以数学组合方式组成六十个组合形式来记日记年。“上巳”就是三月中第一个出现“巳”的日子,因此叫“上巳”。 “上巳”最早出现在汉初的文献。《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由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每年都是不同的,所以到魏晋时便以固定的三月初三来代替上旬巳日。过去,在这一天,满朝文武百官有集体休假的;皇帝经常用这个日子来宴请新科进士。人们要到野外郊游踏青。青年男女在这一天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可以不受礼教约束,行我所行,爱我所爱,自由交往。在郊外水滨荡秋千,放风筝,观风景,青年男女对歌抒怀,各行其乐。到唐代,这种风气还一直流传着,甚至连皇家戒备森严的宫廷也敞开了大门,让嫔妃宫女到郊外欢度一日。 上巳日原指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三国魏以后就固定在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了。旧俗以此日临水沐浴以祓除不祥,名为修禊,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到水边饮宴、郊游踏青的节日。 唐人对上巳节非常重视,将其与晦日(后改为中和节)、重阳节并称为三节令,皇帝赐钱百僚,让他们选胜观赏,进行宴乐。这更促进了上巳日节俗活动的发展,每至此日,长安市民就纷纷走出家门,涌向水边草地,修禊以外尽情地游赏。殷尧藩《上巳赠都上人》诗就写出了这种热闹的景象:“三月初三日,千家与万家。蝶飞秦地草,莺入汉宫花。鞍马皆争丽,笙歌尽斗奢。”唐彦谦《上巳寄韩八》也说:“上巳接寒食,莺花寥落晨。微微泼火雨,草草踏青人。” 二、上巳节的典故 (一)“曲水流觞” 水和九年(353)三月初三上已日,晋代有名的大书法家、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当时,王羲之等在举行修禊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由上游浮水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觞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人尊为“书圣”。 (二)黎族“孚念孚”的传说 据说很久以前,七指岭地区遇到罕见的大旱,人们度日如年。一天清早,一个名叫亚银的年青人告诉大家,说他梦见一只百灵鸟,要想摆脱这场灾难,必须爬上五指山的顶峰,吹起鼻箫诱捕它。亚银自告奋勇地登上五指山顶峰,他在山顶上吹起他心爱的鼻箫。一直吹了三天三夜,一只百灵鸟才从幽谷中飞来,亚银赶忙追捕,他追过一座山岗,最后亚银定神一看,百灵鸟变成了一位非常漂亮的黎族姑娘。姑娘答应跟亚银到人间解救灾难。旱灾解除后,未想到却触怒了峒主。他派家丁把百灵姑娘捉去,这时亚银赶来,他俩躲进一个山峒里,峒主命令家丁用火烧到山洞时忽然乌云滚滚、雷声大作、石裂山崩,把万恶的峒主和他的家丁全压死了。亚银和百灵姑娘变成一对鸟儿,飞上天空,乡亲们闻讯赶来,目送他们,激动地跳起舞唱起歌,祝他们美满幸福。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从此这一天便成了黎家的一个传统节日。 为了庆祝三月三,准备工作要提前半个月进行。男子上山狩猎,把所获猎物腌好封存;妇女在家舂米和做粽粑;青年男女准备漂亮的服饰和定情的礼物。猎物和粽粑作为祭品,用以祭礼堂里的祖先,若出猎无所获,则杀鸡代替,祭祀由氏族老人主祭。 节日那天,黎族人民集合在一起,预祝山兰(山地旱稻)、狩猎双丰收。老人们携带腌好的山味和酿好的糯米酒,来到村中最享众望的老人家里,席地围坐,在芭蕉叶和木瓜叶上痛饮。 (三)隋炀帝水饰流觞 据《太平广记》载,每年三月上旬巳日,隋炀帝会群臣于曲水池滨,饮宴以观水饰。所谓“水饰”乃是指用木头雕刻而成的各种雕像,以历史上著名的河水神异故事为题材,比如神龟负八卦出河以授伏羲,黄龙负图出河以授黄帝,丹甲灵龟衔书出洛水以授苍颉,凤凰负图、赤龙载图出河并授尧,龙马衔甲文出河授舜。舜与百工群聚而歌,有人面鱼身且雪白而细之神鱼从水中跃出,捧河图授禹,其后盘旋舞蹈入河;禹治水,应龙以尾画地,凿龙门;禹过江,黄龙负舟,玄夷苍水使者授禹山海经;周始祖姜塬于河滨履大人迹,弃后稷于寒冰之上,群鸟用羽翼护而暖之;周武王渡河,赤文白鱼跃入王舟。穆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秦始皇入海见海神巨鱼,汉武帝泛楼船于昆明池,屈原自沉汨罗水,孔子春日浴于沂,周处斩蛟,女子秋胡妻赴水,许由洗耳,庄惠观鱼,巨灵开山,长鲸吞舟等等,总72势,构成一个连环画系列,是中国古代水文化的精华。“皆刻木为之,或乘舟,或乘山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