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关于非合资公司的财务操作.doc

娃哈哈关于非合资公司的财务操作.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娃哈哈关于非合资公司的财务操作

娃哈哈关于非合资公司的财务操作 娃哈哈的股权架构非常复杂,据调查,仅以“娃哈哈”三字命名的企业就有100家之多。据宗庆后介绍,其中有改制后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公司,有娃哈哈与达能合资的39家子公司,还有更多由娃哈哈职工集资持股的“非合资公司”。   这些“非合资企业”从2000年改制之后开始壮大,达能亚太区总裁范易谋称,“尤其在最近18个月内”,非合资企业呈井喷发展之势,截至目前,这些公司的规模总数达到61家,总资产达56亿元,仅2006年的利润就高达10.4亿元。   这些“非合资公司使达能坐立不安,提出了以40亿元的价格收购其51%股权的要求。   这些企业为何让达能不安,从而必欲招安之而后快呢?这些非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与合资企业的产品非常接近一致,只是在产品的销售地点分布上略有不同。其中,合资企业的产品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而非合资企业则以中西部为主。宗庆后对此的解释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同时也为了完成企业产品在中西部地区的产业布局。   “娃哈哈的决策层希望能够参与西部大开发、对口支援革命老区、国家贫困区、三峡库区建设等项目中去。但达能因为顾虑这些地区的消费能力,不愿意进行投资。”宗庆后曾这样解释设立非合资公司的原因。   而且,据宗称,非合资公司的利润率明显高于合资公司。   “其实饮料行业最大的成本在于营销费用,特别是广告。”一位业内人士解释,“由于合资企业和非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一样的,非合资企业显然就不用承担广告的营销费用,利润率相对也会高一些。”   达能和娃哈哈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两者曾为此商量过利润分账的方式,但最终没有达成一致。   协商不果,双方都在暗暗用力。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变化悄悄开始了。   有媒体记者曾亲眼看到一份娃哈哈发给经销商的合同。合同显示,从2006年11月开始,各地经销商除了继续与合资公司下属的销售分公司签订合同之外,还需与一家名为杭州娃哈哈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简称“营销公司”)签订合同,并要求各经销商除办理销售公司金卡账户外,尚需在营销公司开立金卡账户,经销商所有的货款都将分别打入两个不同的账户。(我方优势)   这样的财务操作,显然是为了把非合资公司和合资公司的经营分开,把非合资公司的销售账目独立结算。   而为了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达能提出了自己最拿手的解决措施:收购股权——出资40亿元,收购51%股权。   但宗庆后和娃哈哈方面不乐意,面对达能的压力,他愤怒地斥之为“低价强买”。    娃哈哈达能事件的SWOT分析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