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民族音乐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世界民族音乐作业

湘西土家族音乐打溜子 年级:09级 班级:3班 学号:091100302 姓名:彭月 湘西打溜子的文化背景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中国湘西、鄂西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少数散居在四川省的酉阳、秀山、石柱、黔江和湖北宜昌地区的五峰、长阳等县。人口2832743人(1982年统计)。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通用汉语汉字,仅有湘西的保靖、龙山、泳顺及鄂西的来风等县少数偏僻山寨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人民喜爱歌舞,每年农历正月和三月是传统的歌舞节“社巴日”。民间音乐主要有民间歌曲和器乐两类。 土家族音乐历史   自清雍正年间以来,汉族陆续迁入湘西、鄂西,和土家族杂居,汉族带去的三棒鼓、渔鼓、花灯、汉戏、辰河戏、梆子戏等,已为土家族所喜闻乐见,并在民间流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民族学院分院和武汉大学中文系曾组成的土家族文艺调查队,编写出版了《土家族文学艺术史》(1960),以后相继出版了《湘西民间歌曲选》、《恩施地区民间歌曲选》和《湖南民间歌曲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分册》。土家族较优秀的音乐作品有器乐曲《八哥洗澡》,歌曲《土家唱起幸福歌》、《大河涨水小河满》等。 溜子说唱的演唱特色 打溜子的五件乐器演奏技法各有特色,相互配打形成打溜子的优美旋律。小锣反面敲击,有弹性,压节奏、戛然而止,不留余音;闷钹音质清脆,亮钹发音铿锵,侧钹可摸仿各种特殊效果,双钹交错配打可模仿大自然的神奇之音;大锣施予轻重缓急,中边配合打击,有轻打、重打、中打、边打的技法,其中以中打、轻打为主,声音圆润清晰。具体演奏技法为:演奏小锣时用拇指挑住锣绳,按曲牌要求、有逼、亮、闷打法。右手拿木槌,配合左手,轻、重、缓、急的敲打,因小锣轻盈小巧,因而声音脆、高、尖;钹有头钹、二钹之分?,头钹直径23厘米,击来呈中音状,二钹直径20厘米,边微翅,呈中音,比头钹稍亮。钹有亮打(击)、闷打(击)、揉打(击)、侧打(击)、盍边之分。亮打手指不压钹边,闷打指掌紧压双钹,侧打则用手错开钹心一半或部分,上下擦奏。揉打即旋转磨擦双拔。盍边则为一钹面朝天,另钹边击打拔心。根据拔的打法有闷拔、亮钹、侧钹的俗称。大锣又叫填锣,比筛锣小,直径35厘米,重1.5公斤,左右锣面平坦而光滑,音色宏亮,有敞锣、闷锣、逼锣之别。马锣,土家人叫“绞子闭”,比大锣稍小,直径19厘米,边高2.5厘米,重量0.4公斤左右,锣面薄而清脆,有单锣、花锣的打法。敞锣棰敲锣心,有轻、重敞锣之分。闷锣即棰击锣面后即用无名指、小指、指根部按贴锣心,“闷”住声音。此外,打溜子在民间还有跳钹、停钹的演奏技法。 三、溜子曲牌的鉴赏特征和传承意义打溜子风格古朴,节奏鲜明,旋律优美,曲调多变。被称为土家交响乐。与其它音乐作品相比,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情趣,不管是土家人还是山外来的客人,只要你亲眼瞧见土家族打溜子的盛况,你就会被那奇异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清丽婉转乐音陶醉,回味无穷而留连忘返。 法国艺术家卡尔弗莱什有一句名言:“有一样东西比美更令人可爱,那就是变化不同。”土家溜子的实质和魅力,是以那千姿百态的音响和变幻莫测的节奏塑造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真切感人的艺术形象,从而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这在我国的打击乐史上是罕见的,被誉为土家人民的艺术之花,是土家族人民奉献给伟大祖国的一份珍贵遗产,是我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民族器乐中独放异彩的珍品。 土家溜子的独特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不仅为民族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提供不可忽略的重要材料,也为音乐学、音乐节奏、丰富世界音乐教学法提供极其珍贵的原生性文化标本之一。 打溜子的音乐旋律和节奏为我们音乐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的音乐素材,从而丰富了我们的学习内容,对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使之发扬光大。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