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过渡时期的家具器形的特点
过渡时期的家具--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家具(公元220-581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椅、凳、墩的出现,带来了新的起居方式,传统的席地而坐,不再是唯一的起居方式了。这一时期为高型家具的萌芽期,几乎实物流传下来,仅能从壁画、石刻和文字上的一些记载获得资料。家具品种:几案类:几、凭几、隐囊、案;
椅凳类:椅、筌蹄、凳、胡床;床、榻类:床、榻、步辇;
屏风、布障:屏风、步障。
此外,还有镜台、橱、箱、仪仗架等。
北魏
敦煌二五七窟北魏壁画
?
西魏
敦煌二八五窟西魏壁画
?
从这些壁画中可以看出,由于佛教的传入,出现了我国家具史上最早的高型坐具。
造型与装饰特点:佛教的传入,高型坐具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加,带来了垂足坐的习俗。此时仍以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为主,高型坐具只在少数的上层人家,以及僧侣中使用,并未普及。家具上出现了与佛教有关的装饰纹样,如墩上的莲花瓣装饰等。
结构特点:西域胡床和坐具等形制渗透到中原,出现了高坐具,高型家具的出现。低坐家具高靠背椅子出现。床开始加大和增高,床与榻成封闭形式,出现了床榻的新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具的特点:
(1)起居生活的变化。魏晋之前,“席地而坐”是自古以来祖先传下来的生活习惯。之后,襟然跪坐,侧身斜坐、盘足平坐、后斜倚坐等形式同时存在。
(2)高型家具的出现。汉代的胡床已逐渐普及民间,还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高坐具家具,但使用此类家具的人数有限,仅限于上层社会或佛家僧侣。筌蹄是一种用藤或草编成的高型坐具,形似束腰长鼓。
(3)底座靠背椅子出现, 床开始加大和增高。
2.唐代家具(公元581-907年)
唐家具的造型浑圆、丰满,装饰清新、华丽,一改前朝的古朴之风,呈现出一代华贵气派。唐末到五代(907-960年)是中国家具形式变革的过渡时期,垂足而坐的方式开始遍及全国,出现了高低型家具并存的局面。
家具品种:几、凭几、凳、筌蹄、坐墩、椅、高型桌案、箱、柜、床、榻、步辇、屏风和其他家具。
山东嘉祥英山一号隋唐壁画《徐侍郎夫妇宴享行乐图》
?
唐 周昉《宫乐图》
凳:多使用在室外,在座具上都加有环,可以随时移动使用。腿稍向内弯的;装饰方式繁多,凳子全部雕刻,花中心镶嵌宝石,两腿之间有朱红“流苏”,凳面上蒙锦纹垫或绣垫等。唐代家具另一个特点,是新兴的月牙凳和承袭前代的腰鼓形墩。
西安法门寺地宫出土唐银香案
此案的案面两端卷翘,两只板状腿弯成了一个S形的流畅曲线,在板腿的下端,前后各有一条横枨托住板腿,好似托泥的形式,以此加固板腿。此种弯曲的板腿形式,比较少见。是对板足案的变化、美好和发展。
案:隋、唐、五代案的足式,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曲栅横跗改变为直足式。
唐 李凤墓出土三彩榻
榻:与壶门组成,虽多为冥器,但能说明当时榻的形制。
造型特点:宽大厚重,显得浑圆丰满,具有博大的气势,稳定的感觉,都体现出盛唐时代那种气势宏伟、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家具形式粗阔而厚重,简洁而理性。
装饰特点:崇尚富贵华丽,和谐悦目。如在桌案、床榻的腿足无不以细致的雕刻和彩绘进行装饰。在月牙凳的两腿之间,坠以彩穂装饰,令人赏心悦目。
材料:唐代木料资源较为丰富,家具多选用硬木,高档家具选紫檀、红木、花梨、铁木、柏木等种类;中档家具选樟木、核桃木、槐木、黄檀、香椿、水曲柳;一般档次以柳木、榆木、橡木等用材为上好材。木材的材质要求致密、文顺,颜色浓艳,甚至有的木料带着香气。
结构特点:高型家具的形成时期,注重家具的纹理和腿脚结构,大凡卧具一般低矮适度,壶门空、牙板、横直拉杖、拖泥等搭配是较合理的。卯鞘结合已经很牢实,有上下贯通的,有穿插搭接的。缺点是常常座面离扶手的尺度较高。桌子下拉枨开始出现。
工艺技术:木材必须先把圆木锯成板材,正常的板材需经过两年的自然干燥时间。下料时先锯出腿和面的主要材料,其次是辅料搭配,再刨磨方正光滑成零件。然后进行卯鞘加工,卯为榫头,鞘为榫眼,然后将卯鞘勾连穿插搭接。最后进行家具表面处理,家具涂漆以研磨檫漆多遍,成光亮色泽为上等货。
唐代家具的特点:
(1)高型家具的形成。从敦煌壁画、唐人《执扇仕女图》和《韩熙载夜图》可以看出,我国家具发展到唐末与五代之间,高型家具在品种和类型方面已基本齐全,家具阵容初具规模,这为后来家具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造型上出现的艺术风格。唐代家具在造型上独树一帜,大都是宽大厚重,显得浑圆丰满,具有博大的气势、稳定的感觉。如新兴的月牙凳,其浑圆、丰满的造型和富有华美的装饰与唐代贵族妇女的体态丰满体态协调一致,成为独特的唐代风格。
(3)工艺技术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木结构方式的变化,家具制作材料的选择上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