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诗歌专用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唐诗歌专用课件

中 唐 诗 歌 一、序幕:大历年间的诗歌创作 1、这是盛唐诗风向中唐诗风演变的过渡期 2、大历诗风的美学风格与意象类型 美学风格:大量作品表现出孤独寂寞的心境,追求清雅高逸情调。诗歌创作由雄浑风骨转向淡远情致,表现宁静淡远的生活情趣。 意象类型:诗歌词语带有凄清、寒冷、萧瑟乃至黯淡的色彩。运用象征性意象和描写性意象表达诗人寂寞冷落的情思。 3、大历诗人的创作 大历十才子(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主要写日常生活细事、自然风物和羁旅愁思,白描写景,讲究格律辞藻,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冷漠寂寥情怀。 刘长卿的诗作反映了士人的冷落寂寞,表达了惆怅衰飒的心绪,凄清悲凉。 顾诗受江南民歌影响,通俗明快。顾诗又于俗中见奇,影响了中唐的两大诗派。 李益擅长边塞诗,壮烈、慷慨,有盛唐余韵,又带有一丝伤感悲凉,与大历的时代风貌有关。 二、新变:韩孟诗派与元白诗派 1、韩孟诗派 (1)韩孟诗派的概况 韩孟诗派形成的思想基础 韩愈反对门阀等第,强调应当由科举出身的德才兼备者来担任治国平天下的重任。这种理论反映了广大中小地主要求凭借道德修养和学问才能挤进卿相行列的政治愿望。 诗人之间的交游 韩愈是这一诗人群体的核心人物,他与大多数诗人都曾有诗歌交往,如孟郊、贾岛、李贺等。 韩孟诗派的理论主张 A、不得其平则鸣(见《送孟东野序》 主张为自身的穷困潦倒大声疾呼,鸣其不平,愤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宣泄激怨情绪。肯定了诗人特定的创作心理,肯定了诗歌的抒情功能。 B、笔补造化天无功(见《高轩过》 ) 既要有创造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化描绘。要求诗人在构思、立意上痛下功夫,在遣字造句上好难争险,力避流俗。 C、崇尚雄奇怪异之美 追求新奇的表现手法,诗境奇特幽僻。 2、尚奇险的韩孟诗派 时风之奇:力行险怪取贵仕 性格之奇:愤世嫉俗、褊狭狷介的共性 趣味之奇:奇峭险怪、生涩奥衍 3、韩愈的诗歌创作(奇崛、奇壮) 韩愈既取杜甫的奇险,又取李白诗的奇雄,融二者为一体形成了自己奇崛、奇壮的风格。 韩愈独特诗风的形成。首先,和他的气质有关。其次,他的经历亦有影响。再次,在表现手法上,韩愈作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如以写赋的方法作诗,以文为诗等。 赏析《听颖师弹琴 》 清人赵翼称: 韩昌黎生平所心慕力追者,惟李、杜二公。顾李、杜之前,未有李、杜,故二公才气横恣,各开生面,遂独有千古。至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惟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自成一家。此昌黎注意所在也。然奇险处亦自有得失。盖少陵才思所到,偶然得之;而昌黎则专以此求胜,故时见斧凿痕迹,有心与无心异也。 《瓯北诗话》 4、孟郊的诗歌创作(奇涩、奇苦) 孟郊的诗瘦硬 ,又融入了凄苦,具有奇涩的特征。孟郊作诗以苦吟著称 ,注重造语炼字,平易之中又见不寻常。 5、李贺的诗歌创作(奇诡、奇丽) 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言:“贺词尚奇诡,为诗未始先立题,所得皆惊迈,远去笔墨畦径,当时无能效者。”李贺在构思上的主要特点是能“探寻前事”、“求取情状”。 赏析《梦天》 2、元白诗派 (1)新乐府的先导 杜甫的写实倾向 张籍、王建的乐府创作 (2)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产生的社会背景 何为“新乐府” “新乐府”一名是白居易正式提出的,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式的诗,但以不入乐与否为衡量的标准。 新乐府运动的理论主张 首先,强调诗歌“感人心”的巨大力量。 其次,明确诗歌创作的正确目的。 再次,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 最后,艺术上要求主题鲜明,通俗易懂,朴素质直,便于歌唱。 思考:这一理论是否存在局限性? (3)白居易的乐府诗 《秦中吟》十首与《新乐府》五十首 (4)元稹、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 《昌连宫词》 《长恨歌》 《琵琶行》 (5)以白居易为中心的唱和 元白唱和与显示才学:长篇排律、次韵酬答 洛阳唱和与闲情雅趣:人心和诗境的变化 * *

文档评论(0)

dart0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