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常昊
摘要:目的综述天然植物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黄芩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主要以近年研究文献资料为依据,查阅整理。结果黄芩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有一定的发展和突破。结论黄芩在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黄芩;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黄芩又名元芩、枯芩,首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植物Scutellaria—baicalensisGeorgi的干燥根[1],主要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作用,已有悠久的用药历史,是我国中医临床常用中药品种之一,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现就近几年来有关黄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1化学成分
1.1 黄酮及其苷
黄芩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目前从黄芩中分离的黄酮苷元及苷有40多种,主要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汉黄芩素-5-O-β-D-葡萄糖苷、木蝴蝶素A(5,7-二羟基-6-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酮Ⅰ(5,2′-二羟基-6,8-二甲氧基黄酮)、黄芩黄酮Ⅱ(5,2′-二羟基-6,7,8,6′-四甲氧基黄酮)、白杨素(5,7-二羟基黄酮)、二氢木蝴蝶素A(5,7-二羟基-6-甲氧基二氢黄酮)等,其中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
1.2 萜
从黄芩中分离到多种倍半萜木脂素苷类。
1.3 微量元素
黄芩中也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铁、铜、锌、锰的含量均很高[2]。
2药理作用
2.1 抗菌和抗病毒作用
黄芩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与中医经验治疗“天行热疾”、“火咳肺痿”和“疔疮火疡”相一致。黄芩抗菌范围较广,其中对金葡菌、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且对钩端螺旋体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芩煎剂、水浸出液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以及亚洲甲型(京甲1)均有抑制作用。近来研究显示,黄芩素还具有抗HIV的作用[3],能诱导感染HIV的细胞发生凋亡。
2.2 对心脑血管系统作用
付守廷[4]等在心肌缺血实验中,发现黄芩苷可拮抗儿茶酚胺类化合物,对心肌氧供不足及因心肌耗氧增加引起的心肌缺氧均有非常显著的改善作用。俞燕[5]等研究发现黄芩苷能明显抑制大鼠感染性脑水肿中IL-1β、TNF-α的生成。
2.3 对消化系统作用
关于黄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以影响肝脏的研究报道较多。在大鼠肝细胞凋亡实验中,体外培养肝细胞,以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放线菌素D(DACT)诱导细胞凋亡,不同浓度的黄芩苷均对TNF-α和DACT所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有抑制作用[6]。在大鼠、小鼠实验性CCl4肝损伤模型中,观察给黄芩茎叶总黄酮及黄芩煎剂后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山梨醇脱氢酶(SDH)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它们对急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7,8]。
2.4 抗过敏作用
有研究表明,黄芩苷、黄芩素对豚鼠过敏性哮喘、致敏豚鼠的离体回肠、气管等所引起的过敏性收缩均具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同种或异种抗原所引起的被动过敏反应也有抑制效果。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过敏介质(组胺、慢反应物质SRS-A)的释放,而过敏介质的释放有认为与巯基酶(SH-enzyme)的活性有关。该酶抑制剂可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有实验提示,黄芩素是通过抑制巯基酶的活性而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同时,对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
2.5 抗炎作用
对黄芩抗炎作用的研究报道中,大多研究者对黄芩中提取的有效单体黄芩苷进行了研究,具有涉及范围广、多角度的特点,分别从抗炎机理、体内动力学参数、不同感染模型中化学物质测定、不同菌群等方面揭示了众多作用环节。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和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芩苷对大鼠腹腔白细胞内白三烯(LTs)、环磷酸腺苷(cAMP)和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影响,显示出黄芩苷可显著抑制细胞内白三烯B4、白三烯C4的生物合成,还可显著抑制人工三肽(fMLP)激发的白细胞内Ca2+升高,并促进细胞内cAMP水平提高,表明黄芩苷显著影响白细胞的多种功能并揭示了其抗炎作用机理[9]。
2.6 解热作用
赵铁华等[10]研究表明,适宜剂量黄芩茎叶总黄酮腹腔注射和灌胃给药对实验动物的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大多数作用强度高于以临床剂量折算试验剂量的阿司匹林、安痛定注射液和柴胡注射液。
2.7 抗肿瘤作用
研究显示黄芩苷对艾氏腹水瘤小鼠免疫功能及对荷瘤小鼠腹水脂加氧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同时,测定血清溶菌酶及T淋巴细胞数,给予黄芩苷后,小鼠溶菌酶活性及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酯酶(ANAE)阳性率增加;也抑制体内、外艾氏腹水瘤细胞增殖。5,7,2′-三羟基黄酮和5,7,2′,3′-四羟基黄酮能显著抑制小鼠皮肤肿瘤的发生。黄芩中黄芩茎叶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黄土文化的另一种阐释.doc
- 黄冈市2014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Word版.doc
- 黄土地层公路工程地质类型及地基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doc
- 黄土坡面发育的细沟水动力学特征的研究.doc
- 黄土湾土建I标工程施工管理报告.doc
- 黄土稳定孔隙比原理的实验研究.doc
- 黄土高原人工草地建植的方案.doc
- 黄土陷穴软土路基施工工艺.doc
- 黄土高原主要存在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doc
- 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用与产业化探讨.doc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