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及其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字及其应用

漢字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 1 漢字字體的演變 2 漢字的形體構造——“六书” 3 異體字、古今字、通假字 4 工具書的使用 【教学目标】 1 掌握漢字字體演變的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把握漢字字體演變的總趨勢。 2 理解并记忆許慎在《說文解字》敘裏給“六書”下的定義,结合字例把握“六書”(主要是前四书)各自的基本类型和特征,并能辨识一些比较常见的汉字所属“六書”类。 3 结合字例掌握異體字、古今字、通假字的性质、特征和类型等。 4 了解工具書的種類和一些常见的工具書,掌握工具書的查檢方法,特别是四角號碼檢字法。 【教学重点】 1 在把握“六書”(主要是前四书)各自的基本类型和特征的基础上,能正确辨识一些比较常见的汉字所属的“六書”类。 2 異體字、古今字、通假字的性质和特征。 3 四角號碼檢字法。 【教学时数】 4节 第一节 漢字字體的演變和“六書”定義 〖教学目标〗 掌握漢字字體演變的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把握漢字字體演變的總趨勢。 2 初步理解許慎在《說文解字》敘裏給“六書”下的定義。 〖教学重点〗 1 漢字字體演變的几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2 “六書”的定義。 〖教学难点〗 隶变 1 漢字字體的演變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漢字字體從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到現行的楷書,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先後出現了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七類字體。篆書之前(含篆書)的为古文字,之后的为今文字。 1.1 古文字 1.1.1 古人迷信,大到祭祀、征伐、田獵,小到出行,都要占卜。甲骨文大多是商朝統治者的占卜記錄,故稱卜辭。卜辭當然是用刀刻上去的,故又稱契文。大宗的甲骨文是1899年在河南安陽小屯村發現的。此地是殷商王都的遺址,所以甲骨文又稱殷墟文字。 甲骨文是刻的,所以有濃厚的刀筆味,體現在筆劃上便多細筆,瘦削。 1.1.2 金文是古代鑄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古稱銅為“金”或“吉金”,故名金文或吉金文;青銅器以鐘鼎為代表,故稱鐘鼎文;青銅器古多用於祭祀,稱為彝器,故名彝器文字;金文是鑄上去的,鑄刻稱為“銘”,所以又叫銘文。 金文因為是澆鑄上去的,所以多肥筆、圓筆。 1.1.3 春秋戰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的情況很嚴重。秦國使用大篆,也叫籀文,相傳是周宣王時太史籀所造;東土六國則使用“古文”,叫六國古文。六國古文多用毛筆寫在簡帛上,筆道前粗後細,或兩頭細,中間粗,形似蝌蚪,故又名“蝌蚪文”。 秦統一中國後,採用“書同文”的文化政策,秦始皇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對秦地使用的大篆稍加省改、簡化,創制出一種新的字體——小篆,作為全國通用的規範字體,同時取締六國古文。 1.2 今文字 1.2.1 漢隸的撇、捺、長橫有波磔。其字體有向兩側分開的趨勢,故曰“八分”。 從小篆到隸書,是漢字字體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變革:一方面,它將小篆圓轉的筆道變為方直,筆劃大幅度省減,作為一種書寫符號系統,大大方便了人們的書寫,所以,隸書在秦朝儘管只是民間使用的一種俗體,不登大雅之堂,但由於它書寫簡便,到了西漢便很快取代篆文而成為正式通行的字體。另一方面,隸書極大地破壞了古文字的結構。或分化(如“心”在左為忄,在下為心或),或簡省(如則,從刀從鼎省金),或訛變(如布,從巾父聲。),或混同(如馬、鳥、燕、魚、然四字下分別是馬尾、鳥尾、燕尾、魚尾,隸變混同為“灬”。)隸書使得古文字的象形性、圖畫性消失殆盡。所以,分析漢字的本義,以形索義,依據隸書等今文字是不行的,要以古文字作為分析的基础。總之,隸書使漢字字體由繁複變得簡單,比較徹底地擺脫了古文字的圖畫性。奠定了二千年來方塊漢字的基礎。隸書成為今文字之始。文字學上把篆書向隸書的演變稱之為“隸變”。 1.2.2 草書是隸書的草寫體。行書的風格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二者都是輔助性字體。 1.3 漢字字體演變的总趋势是:图画性向符号性演變,由繁趋简。 下面是漢字字體演變表: 表一 古今文字 字體 別稱 次類 通行時代 通行 地域 主要特點 總趨勢 筆劃 結構 符號性 古 文 字 甲 骨 文 卜辭 契文 殷墟文字① 殷商 細瘦 方折② 未定型 多異體 圖畫性強 圖 繁 畫 性 符 簡 號 性 金 文 鐘鼎文 彝器文字 銘文③ 西周 春秋 粗肥圓潤④ 較齊整 圖畫性較強 篆 書 ⑤ 大篆 春秋戰國 秦國 圓轉 較規整 勻稱 符號性 增強 小篆 秦 秦國 今 文 字 隸 書 八分 秦隸 秦國 方直有波磔⑥ 扁方 符號性大大增強⑦ 漢隸 漢代 楷書 正書 真書 漢末至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