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化学供参习
一、填空题
1、采用溶剂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要注意( ),溶剂按( )可分为三类,即( ),( )和( )。
2、多糖是一类由( )以上的单糖通过( )聚合而成的化合物。
3、苷元通过氧原子和糖相连接而成的苷称为( ),根据形成苷键的苷元羟基类型不同,又分为( )、( )、( )和( )等。
4、苷类的溶解性与苷元和糖的结构均有关系。一般而言,苷元是( )物质而糖是( )物质,所以,苷类分子的极性、亲水性随糖基数目的增加而( )。
5麦芽糖酶只能使( )水解;苦杏仁酶主要水解( )。
6.醌类化合物在中药中主要分为( )、( )、( )、( )四种类型。
7.中药中苯醌类化合物主要分为( )和( )两大类。
8.中药紫草中的紫草素属于( )结构类型。
9.中药丹参根中的丹参醌ⅡA属于( )化合物。
10.中药丹参根中的丹参新醌甲属于( )化合物。
11.大黄中游离蒽醌类成分主要为( )、( )、( )、( )和( )。
12.新鲜大黄含有( )和( )较多,但它们在存放过程中,可被氧化成为( )。
13.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位置不同,羟基蒽醌可分为( )和( )两种,前者羟基分布在( )上,后者羟基分布 ( )上。
14.用色谱法分离游离羟基蒽醌衍生物时常用的吸附剂为( )。
15.黄酮类化合物是泛指( )的一系列化合物,其基本母核为( )。
16.黄酮的结构特征是B环连接在C环的2位上,若连接在C环的3位则是( );C环的2,3位为单键的是( );C环为五元环的是( );C环开环的是( );C环上无羰基的是( )或( )。
17.黄酮类化合物的颜色与分子中是否存在( )和( )有关,如色原酮本身无色,但当2位引入( ),即形成( )而显现出颜色。
18.一般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显( );查耳酮为( );而二氢黄酮为( ),其原因是( );异黄酮缺少完整的交叉共轭体系,仅显( )。
19.黄酮、黄酮醇分子中,如果在( )位或( )位引入( )或( )等供电子基团,能促使电子移位和重排而使化合物颜色( )。
20.游离黄酮类化合物一般难溶或不溶于水,易溶于( )、( )、( )、( )等有机溶剂,分子中羟基数目多则( )增加,羟基甲基化则( )增加,羟基糖苷化则( )增加。
21.不同类型黄酮苷元中水溶性最大的是( ),原因是( );二氢黄酮的水溶性比黄酮( ),原因是为( )。
22.用碱液提取黄酮时,常用的碱液有( )、( )、( )、( )等。
23.用pH梯度萃取法分离游离黄酮时,先将样品溶于乙醚,依次用碱性由( )至( )的碱液萃取,5%NaHCO3可萃取出( ),5%Na2CO3可萃取出( ),0.2%NaOH可萃取出( ),4%NaOH可萃取出( )。
24.聚酰胺的吸附作用是通过聚酰胺分子上的( )和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的( )形成( )而产生的。
25.不同类型黄酮类化合物与聚酰胺的吸附力由强至弱的顺序为( )、( )、( )、( )。
26.低分子量和含功能基少的萜类,常温下多呈 态,具有 性,能随水蒸气蒸馏。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功能基的增多,化合物 性增大,沸点也相应 。
27.青蒿素是过 倍半萜,系从中药青蒿中分离得到的 有效成分。
28.卓酚酮类是一类芳香单萜,其酚羟基由于邻位羰基的存在,酸性 于一般酚羟基、______于羧基。
29.萜类是一类有天然烃类化合物,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分子聚合而成,符
合 通式。
30.挥发油是存在于_______中一类可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_________。
31. 萜类的主要分类法是根据分子中包含 单位数目进行分类。二萜由 个碳组成。
32.某些挥发油在低温条件下,析出固体成分,此固体习称为 。如薄荷醇也称_________。
33.含有醛基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反应给以分离,含有醇类成分的挥发油成分可以用 法与其它成分分离。
34.环烯醚萜类多以苷类形式存在,水解生成的苷元为 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