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三大策略:长善救失 系统优化 协同创新.doc

课程建设三大策略:长善救失 系统优化 协同创新.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程建设三大策略:长善救失 系统优化 协同创新.doc

课程建设三大策略:长善救失 系统优化 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1-0052-04   当前,课程建设正逐渐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门显学。在日趋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开始将关注的重点转向了学校课程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希望能够通过对学校课程的整体改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然而“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大量的投入若是没有科学思维的指导,往往收效甚微,进而落得个“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窘境。有鉴于此,本文拟就学校课程建设的策略问题做相关思考。   一、长善救失:学校课程建设的总体基调   (一)“长善”以促优势带动   “长善救失”出自我国古代教育经典著作《学记》。所谓“长善”就是要善于发现被教育者的优点和长处,并精心加以培植与呵护,使其不断发扬光大:所谓“救失”,就是正确认识与把握被教育者的缺点与不足,并通过耐心地教育,帮助他们克服和改正。学校课程建设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恰恰相反,它是基于现有的学校整体教育实际状况之上的改进、调整与完善。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它的办学历史,并且在办学过程中积累下了丰富的办学经验,这些内容是我们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石。然而,在一些学校实际的课程教学改进过程中,却并没有做好继承优良传统的王作。它们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求新”、“求异”之上,期待着用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包装自己,以吸引社会的眼球。其实,这样的做法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学校课程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当汲取并发挥学校现有优势与特色,并在此基础之上,寻找闪光点加以丰富和完善,以优势带动劣势,以成熟的经验为先导,将优点和长处凝聚成学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为实现学校课程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救失”以求补救解围   然而,在学校课程建设中,仅仅关注已经取得的成绩是远远不够的,在肯定和发扬现有成果的同时,我们也应当及时反思并查漏补缺,从当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着手,力图寻求最为合适的破解之道。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曾提出过著名的“木桶原理”,它的意思是说,一只水桶若是想要能盛满水,就必须要做到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并且没有破损,如果这只木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那么这只木桶就无法盛满水。也就是说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恰恰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因此“木桶原理”也常被人们称为“短板效应”。这个原理为我们开展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积极有益的启示。   学校课程建设中常常会存在一些“老大难”的问题,比如学校课程体系紊乱,课程目标不明确,课程计划空洞而不落实,课程资源短缺等,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学校课程建设工作的开展。学校领导面对这些问题时,往往想在每一块问题上都使劲,可又常常是在每一块问题上都只是“蜻蜓点水”,未能很好地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我们之所以要提出“救失”的策略,就是希望学校在面对那些长期以来一直困扰和制约学校课程建设的难点和疑点时,要能够做到首先明确当前的中心任务,对这些问题进行轻重缓急的排序,然后集中优势力量,各个击破,逐步改进和完善学校的课程建设工作。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孤立地看待和运用“长善”与“救失”的策略,对待这二者的态度应当是辩证的观点。具体来说就是要把“长善”和“救失”有机地统一起来,在对学校课程建设现状的科学研究与理性深思基础之上,结合自身的办学宗旨和学校的实际条件做出综合判断。学校课程建设不是白手起家,不是“一切从零开始”,它必然是建立在学校已有的办学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的。如果一味地去批判过去,否定过去,而力求要搞出个新花样来,其结果必然会得不偿失。因此,学校课程建设应当在变与不变之中,坚守改革的定力。   二、系统优化:学校课程建设的思维方式   (一)课程建设需要系统思维   系统论作为一种综合性理论,具有整体性、联系性、有序性、动态性等特征。学校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总揽全局的工作之一,就特别需要运用系统思维作为指导。众所周知,在学校教育工作中,教学工作历来处于核心地位。但是,教学工作若是能够顺利开展,其必然地需要有一套系统完备、结构精良的课程体系作支撑。如果学校整体课程安排不能拧成一股绳,而是一盘散沙,那么教学工作也就无法正常地推进。学校课程是一套系统完备的整体,规划学校课程需要系统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一方面把课程建设放置在学校整体系统建设的框架之中进行构思与安排,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虑影响学校课程的各种因素以及课程体系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这样,我们对于学校课程的建设工作才能够真正达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境界。   (二)课程建设与学校系统优化   从宏观层面而言,学校课程建设是学校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