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弯曲变形动画演示 即 由于 ,故纵截面AA1B1B上有切向内力dFS(图b): 为确定离中性轴z为y的这个纵截面上与切向内力dFS对应的切应力t,先分析横截面与该纵截面的交线AA1处横截面上切应力t 的情况: 1. 由于梁的侧面为自由表面(图a和图b中的面mABn为梁的侧表面的一部分),其上无切应力,故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可知,横截面上侧边处的切应力必与侧边平行; 2. 对称弯曲时,对称轴y处的切应力必沿y轴方向,亦即与侧边平行。 从而对于狭长矩形截面可以假设: 1. 横截面上各点处的切应力均与侧边平行; 2. 横截面上距中性轴等远处的切应力大小相等。 z y y 于是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可知,距中性层为y的纵截面AA1B1B上在与横截面的交线AA1处各点的切应力t ‘均与横截面正交,且大小相等。而t 在dx长度内可以认为没有变化。这也就是认为,纵截面AA1B1B上的切应力t 在该纵截面范围内是没有变化的。于是有 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可知,梁的横截面上距中性轴 z 的距离为 y 处的切应力t 必与t 互等,从而亦有 以上式代入前已得出的式子 得 矩形截面梁横力弯曲时切应力计算公式 式中,FS为横截面上的剪力;Iz 为整个横截面对于中性轴的惯性矩;b为矩形截面的宽度(与剪力FS垂直的截面尺寸);Sz*为横截面上求切应力t 的点处横线以外部分面积对中性轴的静矩, 。 上式就是矩形截面等直梁在对称弯曲时横截面上任一点处切应力的计算公式。 z y y 横截面上切应力的变化规律 前已讲到,等直的矩形截面梁横力弯曲时,在对称弯曲情况下距中性轴等远处各点处的切应力大小相等。现在分析横截面上切应力t 在与中性轴垂直方向的变化规律。 上述切应力计算公式中,FS在一定的横截面上为一定的量,Iz 和 b 也是一定的,可见 t 沿截面高度(即随坐标 y )的变化情况系由部分面积的静矩 Sz* 与坐标y之间的关系确定。 b h dy1 y y z O y1 可见: 1. t 沿截面高度系按二次抛物线规律变化; 2. 同一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tmax在中性轴处(y=0): 2. 工字形截面梁 (1) 腹板上的切应力 其中 可见腹板上的切应力在与中性轴z垂直的方向按二次抛物线规律变化。 (2) 在腹板与翼缘交界处: 在中性轴处: 对于轧制的工字钢,上式中的 就是型钢表中给出的比值 ,此值已把工字钢截面的翼缘厚度变化和圆角等考虑在内。 (3) 翼缘上的切应力 翼缘横截面上平行于剪力FS的切应力在其上、下边缘处为零(因为翼缘的上、下表面无切应力),可见翼缘横截面上其它各处平行于FS的切应力不可能大,故不予考虑。分析表明,工字形截面梁的腹板承担了整个横截面上剪力FS的90%以上。 但是,如果从长为dx的梁段中用铅垂的纵截面在翼缘上截取如图所示包含翼缘自由边在内的分离体就会发现,由于横力弯曲情况下梁的相邻横截面上的弯矩不相等,故所示分离体前后两个同样大小的部分横截面上弯曲正应力构成的合力 和 不相等,因而铅垂的纵截面上必有由切应力t1′构成的合力 u dx ? A* 自由边 根据 可得出 从而由切应力互等定理可知,翼缘横截面上距自由边为u处有平行于翼缘横截面边长的切应力t1,而且它是随u按线性规律变化的。 u dx ? A* 自由边 思考题: 试通过分析说明,图a中所示上、下翼缘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横截面上与腹板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指向是正确的,即它们构成了“切应力流”。 3. 薄壁环形截面梁 薄壁环形截面梁在竖直平面内弯曲时,其横截面上切应力的特征如图a所示: (1) 由于d r0,故认为切应力t 的大小和方向沿壁厚d 无变化; (2) 由于梁的内、外壁上无切应力,故根据切应力互等定理知,横截面上切应力的方向与圆周相切; (3) 根据与y轴的对称关系可知: (a) 横截面上与 y 轴相交的各点处切应力为零; (b) y 轴两侧各点处的切应力其大小及指向均与 y 轴对称。 薄壁环形截面梁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tmax在中性轴z上,半个环形截面的面积A*=pr0d,其形心离中性轴的距离(图b)为 ,故求tmax时有 及 得出: 整个环形截面对于中性轴z的惯性矩Iz可利用整个截面对于圆心O的极惯性矩得到,如下: 由于式(a),(b)中的 不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某尾矿溢水塔回水隧洞封堵工程施工方案.pdf VIP
- 婴幼儿的早期教育工作总结PPT.pptx VIP
- 【高考真题】重庆市2025年高考真题物理试卷(含答案).pdf VIP
- 教案对外汉语我是跟旅游团一起来的.pdf VIP
- 2024年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129页.docx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牛津上海(试用本)教学设计合集.docx
- 2020年《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pdf VIP
- T_CDHA 13-2023 热力管道用金属波纹管补偿器.pdf
- 燃气工程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室内滑雪馆消防设计探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