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 课程介绍汇编 鲁 东 大 学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录 目录 - 1 - 一 学科基础课程 - 1 - 《社会学概论》课程介绍 - 2 - 《社会调查及研究方法》课程介绍 - 10 - 《社会工作概论》课程介绍 - 17 - 二 学科选修课程 - 31 - 《家庭社会学》课程介绍 - 32 - 《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发展专题》课程介绍 - 37 - 《企业社会工作》课程介绍 - 42 - 《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介绍 - 48 - 《个案社会工作》课程介绍 - 58 - 《中国社会思想史》课程介绍 - 64 - 《社会人类学》课程介绍 - 69 - 《发展社会学》课程介绍 - 74 - 《风险社会学》课程介绍 - 79 - 《社会学原著导读》课程介绍 - 83 - 《教育社会学》课程介绍 - 94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课程介绍 - 105 - 《宗教社会学》课程介绍 - 110 - 《中国慈善研究》课程介绍 - 116 - 《简明经济学》课程介绍 - 121 - 《专业英语》课程介绍 - 127 - 三 专业必修课程 - 130 - 《个案社会工作》课程介绍 - 131 - 《团体社会工作》课程介绍 - 136 - 《社会心理学》课程介绍 - 157 - 《社会统计学》课程介绍 - 164 -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课程介绍 - 171 - 《社会保障学》课程介绍 - 176 - 《人口社会学》课程介绍 - 183 - 《中国社会学史》课程介绍 - 189 - 《社会政策概论》课程介绍 - 194 - 四、社会学专业方向选修课 - 199 - 《城市社会学》课程介绍 - 200 - 《农村社会学》课程介绍 - 205 - 《政治社会学》课程介绍 - 211 - 《传播社会学》课程介绍 - 216 - 《环境社会学》课程介绍 - 228 - 五、社会工作专业方向选修课 - 233 - 《心理健康与心理治疗》课程介绍 - 234 - 《矫治社会工作》课程介绍 - 239 - 《青少年社会工作》课程介绍 - 255 - 《老年社会工作》课程介绍 - 260 - 一 学科基础课程 《社会学概论》课程介绍 一、课程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 sociology 课程编号 1210090 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 课程学分 4 课程学时 72 适用专业 社会工作专业 先修课程 后修课程 西方社会学 课程负责人 赵立新 课程团队 焦玉良、刘芳、王景迁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一门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从应用角度出发,掌握西方的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学会应用社会学理论去解释中国的社会问题,逐步建立社会学研究的思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能力、又具有一定社会实践能力。 三、课程目标 1.能够熟练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2.能够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问题, 3能够熟练障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特别是一些社会调查和定量分析方法。 4.能够了解当今社会学研究的发展趋向,明确社会学研究本土化的任务。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 绪论部分 【目的要求】 1、通过学习本章节,让学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学科特点以及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2、懂得社会学本土化和社会学中国化的内涵; 3、掌握社会学发展过程以及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设计建议】教师讲授。 【讲授内容】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会学的特点和功能; 2、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第一章 西方社会学家的经典思想 【目的要求】 1、让学生了解早期的社会学大师诸如孔德、斯宾塞、韦伯和涂尔干经典社会学思想,从而了解社会的大致发展历程; 让学生掌握社会学产生以来社会学家的贡献及其理论特点; 进而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 【教学设计建议】教师讲授。 【讲授内容】 1、孔德的三阶段定律和社会静学、社会动力学;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和人口论;韦伯的社会行为理论、儒教与中国资本主义;涂尔干的自杀理论。 2、社会静力学、儒教与中国资本主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二章 社会与社会结构 【目的要求】 1、让学生系统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全面了解社会结构及其相关概念; 2、能够学会地分析中国社会结构的特点及其与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3、比较熟练地掌握西方社会学关于社会的几种典型理论和观点,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符号互动理论。 【教学设计建议】教师讲授。 【讲授内容】 1、社会结构及其单位;功能主义的社会结构论;冲突论者的社会观;。 2、结构功能主义、冲突理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