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兽医微生物学
1999\12\28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计算机应用技术学习内容提要 天津市教委(试行) 兽医微生物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 天津农学院动科系动物预防医学教研室制作 2003/02/28 第38章 第二节 弹状病毒科 病毒颗粒子弹状,直径20nm长170nm。有囊膜及膜粒。基因组为单分子负股单股RNA。 一、狂犬病毒 1.感染动物 病毒感染所有温血动物,引致人与动物狂犬病,感染的动物和人一旦发病,儿乎都难免死亡。几乎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主要是犬的狂犬病。 第38章 2.病状 狂犬病表现神经症状,有兴奋型及麻痹型两种。犬、猫、马比反刍动物及实验曲物更多出现兴奋型。 3.致病机理 传播 主要传播途径为被带毒动物咬伤,病犬唾液具有高度传染性。 第38章 病毒复制 病毒特异结合神经肌肉结合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及神经节苷脂等受体。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内复制,而后侵入外周神经系统,沿神经轴索上行至中枢神经系统,在脑的边缘系统大量复制,导致脑组织损伤,行为失控出现症状。病毒从脑沿传出神经扩散至唾液腺等器官,在其内复制,并以很高的滴度分泌到唾液中。 免疫原性 病毒蛋白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但在病毒从咬伤部位向中枢系统扩散的过程中,既不出现体液免疫应答,也不出现细胞免疫应答。 第38章 4.诊断 具有确认资格的人员才能作出狂犬病的实验室诊断。往往要确定咬人的动物是否患狂犬病,需作脑组织切片,检测包涵体。 取其脑组织如小脑或海马或唾液腺检测,方法为荧光抗体染色。 RT-PCR技术检测组织中的病毒RNA,敏感度高。 5.预防与控制 应及时扑灭狂犬病患畜。对家养犬、猫进行弱毒疫苗免疫接种。 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分节段的负股RNA病毒 第一节 正黏病毒科 病毒颗粒多形性,多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及纤突,甲、乙型病毒纤突上有两种糖蛋白(棒状的凝血素蛋白H、蘑菇状的神经氨酸酶蛋白N)。基因组为8节段线状负股单股RNA。 第39章 禽流感病毒(AIV) 1.与人及哺乳动物流感有关 虽然早在1901年即分离禽流感病毒,但直到1955年才明确它与人及哺乳动物流感的关系。禽流感病毒某些毒株,可不经过猪体混合重配而直接感染人。 2.基因库 水禽是流感病毒的“基因库”,并对养禽业构成潜在威胁。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兽医微生物学 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成就及应用,兽医微生物学的地位、任务与贡献。 细菌总论 共七章,介绍细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消毒与灭菌,细菌生态、致病机理、遗传变异,细菌分类与命名等。 免疫基础 共七章,介绍抗原抗体,免疫系统,抗感染免疫,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免疫技术及应用等。 细菌各论 共十二章,介绍各属重要病原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防治等。 真菌 共二章,介绍真菌的分类、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等。 病毒 共十四章,介绍病毒的形态、构造、繁殖、遗传、培养,病毒的致病性。各科属重要病毒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等。 实验 共十多个,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及构造观察,细菌抹片制备及染色,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长表现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重要病原菌的认识,真菌与病毒培养测定等。 内容简介 第二十九章 病毒的结构 第三十章 病毒的复制 第三十一章 病毒的遗传与进化 第三十二章 病毒的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第三十三章 病毒的致病机理 第三十四章 双股DNA病毒 第三十五章 单股DNA病毒 第三十六章 具有反转录过程的病毒 第三十七章 双股RNA病毒 第三十八章 单负股病毒目 第三十九章 分节段的负股RNA病毒 第四十章 套式病毒目 第四十一章 其他正股RNA病毒 第四十二章 朊病毒 第五篇 病毒学 第三十五章 单股DNA病毒 第三十六章 具有反转录过程的病毒 第三十七章 双股RNA病毒 第三十八章 单负股病毒目 第三十九章 分节段的负股RNA病毒 第五篇 第35章 第三十五章 单股DNA病毒 第一节 细小病毒科 病毒无囊膜,球状,直径25nm,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单股DNA。 一、猪细小病毒 1.致病 猪细小病毒病,病猪表现繁殖障碍、呼吸道症状,严重危害养猪业。易感猪群发病率非常高。目前只发现一个血清型。 第35章 2.致病机理 母体感染的病毒可15d到达胎儿。30d内的胎儿感染病毒后死亡并被吸收。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吞噬病毒后被感染并破坏。易引致慢性排毒的持续性感染。 病毒高度稳定,在环境中能存活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disease).ppt
- 史学概论.ppt
- 示范城市许可或质押前期服务业务流程图.doc
- 示例标题.ppt
- 示技术标准工作组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ppt
- 使用指引.ppt
- 世界互联网大会中外互联网领袖高峰对话分论坛.doc
- 世界课程改革--一种比较分析.ppt
- 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统一性与多样化.ppt
- 世界银行贷款云南城市环境项目.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