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编制说明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固体废物和化学品管理中心
2015年3月
目 录
1. 本导则制定的背景、原则和技术路线 1
1.1. 项目背景 1
1.2. 制定原则 2
1.3. 技术路线 2
2. 国外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调研 4
2.1. 欧洲 4
2.2. 马萨诸塞州 13
2.3. 纽约州 14
2.4. 新泽西州 17
3. 国外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筛选值调研 20
3.1. 美国 20
3.1.1. 美国EPA 20
3.1.2. 新泽西州 23
3.1.3. 怀俄明州 24
3.2. 加拿大 24
3.3. 新西兰 26
4. 北京市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的制定 28
4.1. 导则的适用范围 28
4.2. 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概念模型 28
4.3. 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工作程序 29
4.4. 第一阶段——土壤再利用风险筛选 29
4.4.1. 再利用土壤污染状况分析 29
4.4.2. 场内土壤再利用 30
4.4.3. 场外土壤再利用 30
4.4.4. 场外土壤再利用筛选值 30
. 关注污染物 30
. 土壤再利用情景 30
. 筛选值分级及使用 31
. 筛选值计算 32
. 土壤再利用筛选值及与国外对比 42
4.5. 第二阶段——再利用区域环境概况调查 48
4.5.1. 评价等级与调查范围的确定 48
4.5.2. 自然环境状况调查 49
4.5.3. 环境敏感区调查 50
4.5.4. 土壤/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 50
4.5.5. 水文地质调查 50
. 气象、水文 51
. 水文地质条件 51
4.5.6.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估 52
. 孔隙潜水防污性能评估 52
. 岩溶水防污性能评估 53
. 裂隙水防污性能评估 57
. 承压水防污性能评估 57
4.6. 第三阶段——特定场地土壤再利用风险评估 58
4.6.1.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58
4.6.2. 地下水风险评估 58
. 第一层次 60
. 第二层次 61
. 第三层次 62
. 第四层次 63
. 基于保护地下水的土壤再利用修复目标值计算 63
4.7. 污染防治对策及长期监测 64
附录A 污染物理化性质参数 65
附录B 地下水中污染物含量限值 69
参考文献 72
本导则制定的背景、原则和技术路线
项目背景
2014年4月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数据显示全国的土壤环境状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从污染类型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以及土壤环境背景值高是造成土壤污染或超标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北京市也积极探索污染场地环境管理工作,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标准导则和技术规范,包括《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656-2009)、《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DB11/T811-2011)、《污染场地修复验收技术规范》(DB11/T783-2011)和《重金属污染土壤填埋场建设与运行技术规范》(DB11/T810-2011)等,并初步建设了污染场地标准体系,为北京市污染土壤的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同时开展了大量污染场地调查工作,仅“十一五”期间就对近70块待开发利用场地进行了环境评价。同时,原北京化工二厂和北京有机化工厂有机污染场地也已完成修复,原北京炼焦化学厂污染场地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然而,昂贵的修复费用及修复后土壤的去向问题已成为制约污染场地修复工作可持续开展的主要因素。利用这些污染土壤代替开挖新土用于工程建设或基坑回填等,不仅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实现了污染土壤的再利用,还能节约了不必要的修复资金,将产生良好的环境效应和经济效应。
目前北京市仍缺乏关于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的相关导则标准,导致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过程无法可依。因此,开展北京市《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风险评估技术导则》研究工作,建立污染场地土壤再利用筛选值及风险评估方法尤为必要,同时本研究将有助于北京市污染场地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相关法规与标准体系的完善。本研究是北京市中意合作二期项目10个北京市场地环境管理地方标准之一,同时已被列为2013年北京市环保局折子工程。
制定原则
(1)同时保护人体健康和地下水
土壤中污染物若达不到一定限值,其再利用过程会对人体健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状况与未来趋势.ppt
- 我国的56个民族.ppt
- 我国高等教育新情势下之大学经营模式.ppt
-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ppt
-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doc
- 我国护理教育现状与挑战.ppt
- 我国机车行车安全管理.ppt
- 我国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回顾与前瞻.doc
- 我国教育督导制度及实践的发展.ppt
- 我国经营者集中申报机制的设计.ppt
- 岸基供电系统 第4部分:工频电源.pdf
- 人教版八下英语Unit 5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rainstorm came_测试卷.docx
- 热带作物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 木薯.pdf
- 草原防火阻隔带建设技术规程.pdf
- 渔用气胀救生筏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 重庆市渝北区六校联盟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大练兵语文试卷.docx
- 食品安全-花椒籽油 (2).pdf
- 2025年海博思创分析报告:储能集成“小巨人”,国内外业务进展可期.pdf
- 地理标志产品 宽城板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