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法规概论.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保法规概论.doc

環保法規概論 中技社環境技術發展中心 李澤民 壹、前言 人類由於長期追求經濟發展,為了滿足發展上的需求,而大量的利用各種科學技術對自然資源漫無限制的加以開發,其結果不僅對天然資源造成不可挽救的破壞,並將嚴重威脅人類和地球上其他生物的生存。另方面,在產業製造過程所產生的污染問題,亦直接或間接的危害我們的生活環境,影響人們的健康。 近年來,由於國民所得提高,一般民眾對生活環境品質之改善亦相對提升,污染受害者環境意識之覺醒,終於使環境問題突顯出來,於是在繼續追求經濟發展之際,要如何把環境保護工作迎頭趕上,乃是我國當前政府施政的一大課題。而欲有效解決環境問題,必須找出問題的原因及原因之間的關係,除涉及防制技術外,並且必須兼顧經濟與社會上不同的利益。因此,明確的政策目標與法律之規制,恒為不可或缺之基礎。 ISO14000所定義之環境管理系統,除了沿襲ISO9000品質管理系統的基本架構與流程外,並將環境影響之查驗與改善、法令等相關要求,以及緊急應變措施等要點融入管理系統的基本要求之中;因此,企業應符合所在地的相關法規要求及其他規範之需求。 本文謹就環保單位據以執行之我國環境保護法規之立法意義、立法原則、法規現況及重要規定等,做一有系統之歸納與整理,敬請參考指正。 貳、當前臺灣地區的環境問題 我國近年來已由開發中國家邁入先進國之列,在此期間所進行之開發及經濟活動,由下述經社指標分析,可瞭解我國環境負荷之沉重及環境問題之嚴重性不容忽視: (一)人口密集與都市人口集中:89年底臺灣地區每一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617人,高居世界一千萬人口以上國家之第二位,且大半集中於都會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達三千人以上,其中以臺北市每平方公里有9,737人為最多。由於人口太過密集,活動時產生大量的廢氣、廢水、廢棄物、噪音等,使環境負荷增加,降低了生活品質。 (二)工廠林立:經濟發展,工廠必然增加,89年底臺灣地區登記的工廠數總計98,833家,平均每平方公里2.74家,較70年底增加1.64倍;工廠運作所產生之污染,如廢氣、廢水、廢棄物(尤其有害廢棄物)、噪音等,均影響環境品質。 (三)機動車輛大增:89年底臺灣地區機動車輛登記數達1,698萬輛,平均每平方公里472輛,較70年底成長3.14倍;其中密度最高的高雄市、臺北市,每一平方公里分別有8,646輛及5,981輛。機動車輛的高度成長雖帶來了行的方便,但其排放的大量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及氮氧化物卻是造成空氣污染的主因。 (四)垃圾量增加:經濟富裕,購買力提高,許多人不再珍惜物力,喜歡用過即丟,以致臺灣地區平均每日垃圾清運量從76年度之14,475公噸,成長至89年度之21,532公噸,成長率達1.49倍;此期間平均每人每日垃圾量亦由0.79公斤增至0.98公斤。 (五)家禽畜飼養數增多:國民生活水準提高,在飲食方面講求口腹之慾的滿足,故家禽畜飼養數增多。依據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計,89年底臺灣地區在養豬隻頭數達749萬頭,較70年底之483萬頭,增加1.55倍。另牛、羊、雞、鴨的飼養數長期來看也不斷成長,其排泄物對環境亦造成不少負荷。 (六)電力消耗增加:現代化社會,舉凡工業生產,商業、農業及運輸活動與居家生活所需等,均需消耗很多電力,依經濟部能源會統計,電力消費由75年57,669百萬度增加到90年175,909百萬度,15年來增加3.05倍。而百分之五十以上之電力來自火力發電,而以燃煤、燃油、燃氣發電時,會產生不少污染空氣的物質。 (七)用水量增加:現代化家庭設施如洗衣機、抽水馬桶等雖帶來生活上的便利,惟消耗很多水資源,平均每人每年家庭自來水用水量由75年之64.81m3增至89年之86.68m3,增加1.34倍,至於每人每日用水量從75年之0.178m3增至89年之0.237m3,增加1.33倍。另,一些工廠及養殖業者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水資源缺乏,及部分地區地層下陷,嚴重危害生活環境。 (八)營建工程增加:由於國內各項公共工程正積極展開,所產生之噪音、振動、廢土,造成工地髒亂、塵土飛揚以及交通阻塞,增加都市空氣污染、噪音與振動等公害。在建築物方面,89年使用執照之建築樓地板面積為3,490萬m2。其所產生之建築廢棄物大都未經妥善處理與處置,而四處傾棄,造成環境髒亂。 (九)公共建設不足:基本公共工程設施不足與落後亦為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一,例如大眾捷運系統、污水下水道建設落後與不足,其他有關公共與環保基礎建設如現代化的廢棄物處理工程、河川污染改善工程、噪音改善工程等均有不足。以污水下水道普及率(接管人口)為例,90年底為8.0%,遠低於各先進國家之水準。 (十)環保行動待加強:近年來政府加強環保教育與宣導,從國民中、小學推動至各級學校,並擴大到家庭與社會,而民間社團亦積極參與環境保護之社會工作,加上傳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