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本科教学大纲.doc
生理学本科教学大纲
前 言
?
本教学大纲是为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而制定的,也适用于五年制其它各专业。大纲内容是根据国家教育部下达的《生理学》课程基本要求和近几年来召开的—系列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会议精神,结合我们多年使用全国统编规划教材的教学实践经验和我校教学改革实际而编写的。编写的主导思想是落实“加强基础,注重素质,整体优化,兼顾专业”的培养原则,体现我校本科生理学教学“加强基本理论知识,重视与临床学科及各专业知识相整合”的经验,进一步深化生理学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整合力度,改革和加强实验课教学,尤其是整合实验课的内容,增强学生自学和实际动手以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素质,以培养适应新世纪医学发展要求的本科医学人才。因此,在内容上作了大幅度调整,删去了较陈旧的内容,增添和加强了现代生理学的新进展、新方法和分子水平的资料,使学生的《生理学》知识水平适应21世纪医学各学科、专业发展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也是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之—。学习生理学不但为后续课程奠定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医学各专业实践和科研等工作打下必要的生理学基础。
生理学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教师在教学中,应介绍相应的临床学科及各专业相关知识,达到与临床及各专业学科知识的整合,并适当介绍当前生理科学的重大科学发现及新学说、新进展,使学生对生理科学的世界先进水平有所了解。
生理学又是一门实验科学,因而本大纲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所列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除教师讲授外,还可以采取如自学、讨论和学术讲座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大纲所列的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内容是生理学的重点知识(本大纲中划横线部分),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能融会变通地应用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熟悉内容多为生理学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辉映的内容,要求学生对其有明确的印象;了解内容所涉及到的往往是有关生理学的新近展和新的研究方法等,学生应该对其有所了解和认识。按照机能学科实验中心的总体安排,实验部分所列内容中,有些内容将在第五学期的整合实验中进行。
生理学采用传统板书讲授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方式,并逐渐增加英语的授课比重。
生理学教学时数为114学时,理论90学时;实验24学时。
??
?
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 授课内容 学时数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绪论
细胞的基本功能
血液
血液循环
呼吸系统
消化与吸收
能量代谢和体温
尿的生成和排出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 2
10
4
16
8
8
4
8
4
16
8
2 总学时 90 ?
? 实验课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实验项目 实验内容 学时数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五
实验六 神经干动作电位的引导、传导速度及不应期测定
骨骼肌的单收缩与符合收缩
心输出量的影响因素
人体心音听诊、血压测定、心电图
呼吸运动的调节、膈神经放电
心血管活动神经体液的调节、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4学时 总 计 ? 24学时 ?
注:以下机能整合实验项目在第五学期进行:
正常及肾衰家兔磺胺嘧啶钠药动学参数的测定。
有机磷中毒和解救对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影响。
呼吸运动的调节及呼吸衰竭的抢救。
心血管活动神经体液的调节及休克的抢救。
立体定位技术和中枢神经元放电的引导。
实验设计课。
?
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了解人体生理学的任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水平。掌握机体的内环境、生理功能调节方式以及体内的控制系统,特别是内环境的稳态、反馈、正负反馈、前馈等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水平;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三个水平,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急性实验及慢性实验方法。
机体的内环境:体液的分布,内环境及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人体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反射与反射弧、激素、旁分泌、神经分泌。
体内的控制系统:反馈调节的概念,反馈信息,正反馈与负反馈,前馈。
[授课方法]
结合多媒体理论讲授
[授课学时] 2学时
?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
[目的要求]
掌握细胞膜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的原理、方式、特点;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功能及细胞间信息传递方式及原理;生物电产生原理;兴奋性、兴奋、抑制、刺激、阈值、阈电位等基本概念以及兴奋性与阈值的关系。了解原癌基因在跨膜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