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境卫生-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环境卫生
第一节 地震灾区的环境卫生状况
??? 地震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强烈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1900~1990年,世界共有260万人死于地震,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每年平均死亡35万人,其中死亡1万人以上的地震27次。我国正处于地球两大地震带交接处,又多为浅源地震,震灾特别严重,中国大陆12次M7以上强震灾害统计见表6-1。本世纪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的人数居世界之首。据统计,我国有41%的国土、一半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基本烈度7度或7度以上的地区,6度及其以上的地区了则占国土面积的79%。 1976年发生在河北省唐山市的大地震,顷刻之间使一座百万人口的工业城市毁于一旦,死亡24.2万人,重伤16.4万人,倒塌房屋32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一次地震是否会造成灾害取决于周围的环境,而地震灾害的程度则取决于下面4个因素:①地震的强度。地震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才会造成灾害,一般是大于6级;②城市的规模。遭地震袭击的城市需具有相当的规模,小城市不会造成很大的灾害;③震中的位置。城市直下型地震灾害特别严重,否则震动的强度会随距离而衰减;④建筑物的状况。有许多劣质建筑物的城市会出现大的灾害。1976年唐山市发生的地震符合产生巨大灾害应具备的所有这4个条件:即震级高达7.8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产生地震的断裂带穿过该城市典型的城市直下型地震和该市90%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差。此外,由于唐山地震是夜震,发震时间为3时48分52秒,绝大多数人都在酣睡之中,加重了室内人员的伤亡。大地震后,灾区面临的情况是:
一、城市供电供水系统中断,道路阻塞,群众不得不喝坑水、沟水、游泳池水,生活于露天之中。
二、粪便、垃圾运输和污水排放系统及城市各项卫生设施普遍破坏,造成粪便、垃圾堆积,苍蝇大量孳生。
三、人员死亡严重,由于受条件限制,许多尸体只能市内临时就地处置,在气温高、雨量多的情况下,尸体迅速腐败,产生恶臭,严重污染空气和环境;
四、人员密集,居住拥挤,感染机会多,对传染病人又缺乏隔离条件。
五、当地各级卫生机构和群众防病组织遭到严重破坏。
在1995年2月国务院发布的《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中,规定了卫生部门的具体任务。为防止大灾之后出现大疫。做好环境卫生工作是救灾防病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紧迫任务,特别是要做好临时居住卫生、垃圾粪便卫生管理和尸体的卫生处理工作。
表6-1 中国大陆地12次M7以上强震灾害统计
地震 发震时间 震级
(m) 基本
烈度 受灾面积
m2 死亡人数
(人) 残伤人数
(人) 倒塌房屋
(间) 1 康定 1955.4.14 7.5 10 5000 84 224 636 2 乌恰 1955.4.15 7.0 9 16000 18 - 200 3 邢台 1966.3.22 7.2 6 23000 7938 8613 1191643 4 渤海 1969.7.18 7.4 - - 9 300 15290 5 通海 1970.1.5 7.7 9 1777 15621 26783 33845 6 炉霍 1973.2.6 7.9 9 6000 2199 2743 47100 7 永善 1974.5.11 7.1 8 2300 1641 1600 66000 8 海域 1975.2.4 7.3 6 920 1328 4292 1113515 9 龙陵 1976.5.29 7.6 8 - 73 279 18700 10 唐山 1976.7.28 7.8 6 32000 242769 164851 3219186 11 松潘 1976.8.16 7.2 6~9 5000 38 34 5000 12 乌恰 1985.8.23 7.4 9 526 70 200 30000 第二节 尸体的清理和卫生处理
??? 因灾害而死亡者的尸体,在移运和处理过程中应遵循既要防止传播传染病和又要防止污染环境的卫生原则。要求对尸体的包装坚固严密(塑料尸袋),不漏异味,不渗出腐败液体,用卫生状况良好的专车,及时送往火化场处理。但在唐山地震这种特定条件下,有十几万具尸体被压在废墟之下,而且又处高温多雨季节,人死后非致病性细菌也大量繁殖,引起蛋白质分解,导致尸体腐败,产生恶臭。因此,尸体的清理、运出和卫生处理成为当时抗震救灾中的一项刻不容缓的繁重任务。由于受条件的限制,只能采取应急措施,其中有的措施并不十分理想,但毕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一、防止尸体腐臭刺激和尸液的污染,加强个人卫生防护。
??? 由尸体腐化分解产生的气体和液体物质,总称为尸碱。在清理尸体时,可能接触多量硫醇、尸胺之类物质,所以应除恶臭。作业人员可戴用活性炭过滤的防毒口罩。如不得已需戴普通口罩,应在口罩或口罩代用品(毛巾、手绢)上涂抹牙膏,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