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地壳.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地壳

第二章 地 壳 目的要求讲授基本内容。要求学生了解地,了解地?通过要求学生掌握 课时:学时授课内容一、、、一二二 重点相对地质年代是根据叠复原理、生物群的演化规律及地质体之间的切割关系等来确定的;难点难点在于如何阐述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衰变过程来计算矿物和岩石的年龄,从而建立可计数年代的道理。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辅之以演绎的方法,配合图表,主要是对比地层综合柱状图和地质年代表进行讲授。讲授重点内容提要地球的表面形态分陆地(30%)、海洋(70%)两部分;陆地多分布在北半球;海洋多分布在南半球;无论陆地或海底,表面起伏不平;世界屋脊(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 m;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深海沟,海拔-1103m。()陆地地形特征(大陆裂谷是重点,结合示意图讲授其形成及成因)山地(mountains):海拔高程大于500m,相对高差大于200m的地形 500m—1000m 低山 1000m—3500m 中山 >3500m 高山线状延伸的山体称山脉,成因上相联系的若干相邻的山脉称山系。大陆上最宏伟、最重要的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和环太平洋山系。丘陵(hills):海拔小于500m,相对高差数十米的低矮浑园地形。平原(plain)海拔<200m,相对高差数不超过数十米。高原(plateau)海拔>500m,表面比较平坦。盆地(basin) 周围高,中央低的地区。大陆裂谷(continentalrift)宏伟的线状洼地,如东非裂谷,是地壳上拉张的结果,呈“之”字型。(四)海底地形特征海底大致可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个地形单元。大陆边缘(continental margin)大陆与大洋盆地之间的过渡带,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大陆架(continental shelf)海与陆地接壤的浅海平台,坡度小于0.3°。大陆坡(continental slope)大陆架外侧坡度明显变陡部分,平均坡度4.3°。大陆基(continental rise)大陆坡与大洋盆地之间缓倾斜坡地,坡度为5′—35′。岛弧(island arc)大洋边缘延伸距离很长,呈弧形展布的群岛。如阿留申、千岛、日本、琉球、菲律宾、马里亚纳等群岛。海沟(trench)大洋边缘的巨型带状深渊,长度达1000km以上,宽度大于100km。岛弧与海沟二者常组成岛弧—海沟系。 大陆边缘分两类:一类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基组成,主要分布于大西洋,故称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另一类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岛弧—海沟组成,主要分布于太平洋,故称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大洋盆地(oceanic basins) 介于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的较平坦地带,平均水深4000—5000m。大洋中脊(mid—eanic ridge) 绵延在大洋中部(或内部)的巨型海底山脉,常发生地震和火山。大洋中脊轴常有一条纵向延伸的裂隙状深谷,称中央裂谷。 元 素 O Si Al Fe Mg Ca K Na 其它 重量百分比 46 28 8 6 4 2.4 2.3 2.1 1.2 从上表可以看出,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百分 含量极不均匀。尽管如此,由于元素的地球化 学性质和地质作用的自然选择,地壳某些分散 元素在特殊地质条件下可富集起来形成具有开 采价值的矿产资源。 三、矿物 (一)、矿物的基本概念 、矿物(mineral)—,化学成分,并可用化学式表达。晶体与非晶体晶体(crystal)内部质点(原子、离子)在三维空间周期性重复排列(即有序排列)的固体。晶体结构(crystal structure)质点是有序排列,晶体内部所具有的格子构造(用简单的格子构造模型说明晶面、晶棱、质点等)。非晶质体(玻璃质)内部质点排列无序的固体(如玻璃)。、矿物用典型、直观的矿物标本让学生边看边学。 (1) 单体形态一向延,呈针状、柱状;二向延,呈板状、片状;三向长,呈立方体、八面体等。聚合体形态粒状、块状、致密块状、放射状、晶簇、鲕状、豆状、钟乳状等。、(colour)—吸收光后表现出的互补色。区分真、假和它色。条痕(streak)—矿物粉末的颜色,是真色,有鉴定意义。光泽(luster)—反射光的能力。 (4)、透明度(transparency)—透过光的能力。力学性质 、硬度(hardness)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摩氏硬度计(mohs scale of hardness)滑石 石膏 方解石 萤石 磷灰石 正长石 α-石英 黄玉 刚玉 金刚石 1 2 3 4 5 6 7 8 9 10 指甲硬度为2—2.5,小刀硬度5—5.5,石英为7。、解理(cleavage) 受外力后沿结晶方向裂开平面(用结晶格子模型讲授其成因)。、断口(fracture)

文档评论(0)

170****05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