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中考历史热点.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中考历史热点

2013年历史热点问题扫描 历史热点问题通常包括短效热点、周年次周年热点和长效热点。历史命题常用周年或次周年范围的社会热点问题为载体,架起历史与现实之间的桥梁,载体在课外或题外,旨趣在书本之内,考查运用教材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历史思维能力。 复习中应重视热点问题。 首先,对发生在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间的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要予以高度关注。 其次,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尾数为2、3、4年份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对进行重点复习。 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魏源编撰《海国图志》 1872年,轮船招商局创办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宣统帝退位、清朝覆灭 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苏联成立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9月,田中角荣访华,中日邦交正常化 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欧共体12国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2002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中共十六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1883年,马克思逝世 1903年,列宁主义诞生,美国莱特兄弟制成的飞机上天 1923年,中共三大召开,制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 1943年12月,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1945年7月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1953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新中国进行全国规模的基层选举;开始实行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 1973年,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成功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 2003年,中国载人飞船车成功返回地面 1894年,兴中会成立,首次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 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 1924~1927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924年) 1934~1936年,中国红军长征 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中国参加日内瓦会议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全国人大会议通过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中央开始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宣布十四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再次,把人类长期普遍关注的问题,例如中美关系问题,中日关系问题,三农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教育改革问题,科技创新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构建和谐世界问题等等,与课本内容对应起来,有机渗透。 复习热点问题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要充分联系学科知识。 长效热点问题举例:古今中外民本思想和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自古有之,不同时期、不同国家解决方式不尽相同。近年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力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1.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试图通过轻徭薄赋的改革,减轻农民负担,解决民计民生问题2.孙中山为解决民生问题提出了平均地权的主张。这一主张最终未能实现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3.美国罗斯福新政解决社会公共服务民生问题的措施是推行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在当时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增加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历史作用。 4.中国共产党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措施: (1)1949年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历史。 (2)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基础。党和政府为保障人民当家作主,采取的举措是: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3)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头20年里,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生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经济方面左倾错误的推行,生产遭到破坏,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产积极性受挫。 后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粮食产量提高;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全面振兴,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府肯定并发展了农民两大伟大创举。这两大伟大创举分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这对于解决民生问题有农村经济的振兴,极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和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