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哈工大材料加工2007年真题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七年硕士研究生考试试题标准答案
考试科目: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报考专业: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
考试科目代码:[ 440 ]
第二部分 选答题
第五组:金属学与热处理(本组共计100分)
五、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写出括号内其相应标号。例如:一、22(①③④)。正确的答案没有选全或选错的,该题无分。每题1分,共20分)
1.(①②) 2.(②④) 3.(①) 4.(②③)
5.(②) 6.(①) 7.(①③) 8.(②)
9.(①③④) 10.(②④) 11.(①②) 12.(②④)
13.(④) 14.(③④) 15.(②) 16.(①②③)
17.(①②③④) 18.(①②④) 19.(②) 20.(①② ③④)
六、判断题(判断下列各小题,正确的将题号后标注字母“T”,错误的将题号后标注字母“F”,例如:二、6.T。每小题2分,共12分)。
1.T 2.F 3.T 4.T 5.F
七、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举例说明什么是合金的组元、相和组织。
组成合金最基本的、独立物质称为组元;合金中具有同样聚集状态、同样品体结构、同样化学成分并有界而与其它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叫相。用人眼或借助显微镜所观察到的相的种类与分布形貌。铁碳合金等为例子。
2.简述纯金属与固溶体合金平衡结晶过程的异同点。
相同点:(1)过冷,
(2)形核条件:能量起伏,结构起伏
(3)形核方式:均匀,非均匀;
(4)长大方式:垂直长大
(5)晶体结晶形态:正温度梯度时平面状长大或负温度梯度时树枝状长大形态。
不同点:(1)结晶温度:纯金属恒温,固溶体合金温度范围;
(2)形核条件:固溶体合金有成分起伏
(3)晶体结晶形态:固溶体合金有成分过冷,所以,固溶体合金在正温度梯度时也可能出现胞状或树枝状长大形态。
3.简述临界变形度对对金属再结晶后的组织和性能有何影响。
当冷变形量较小时(一般金属在2%-10%),再结晶的晶粒特别粗大,这样的变形度称为临界变形度,金属再结晶后的晶粒后的晶粒粗大且不均匀,相应的力学性能也很低。
八、综合题(38分)
1.1)画出相图的示意图,并填写相区(4分):略
2)比较一次渗碳体、二次渗碳体、三次渗碳体、共析渗碳体和具有晶渗碳体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和晶体结构方面的异同点(8分);
晶体结构 组织形态 形成条件 一次渗碳体 复杂斜方 条形 含碳量4.3%-6.69%铁碳合金 二次渗碳体 同上 沿原奥氏体晶界分布 含碳量0.77%-6.69%铁碳合金 三次渗碳体 同上 点、链状分布(微量) 含碳量0.0128%-6.69%铁碳合金 共析渗碳体 同上 片状 含碳量0.77%-6.69%铁碳合金 共晶渗碳体 同上 点、链状分布(48%) 含碳量2.11%-6.69%铁碳合金 3)计算碳钢中二次渗碳体的最大含量。(4分)
对含碳2.11%合金:
2.在500℃测得铝的密度为,若假定此时铝晶体中的缺陷只有肖脱基空位,试计算该温度下铝晶体中平衡空位浓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已知铝的原子量是26.98,铝晶格点阵常数为0.4049nm,何伏伽德罗常数为6.022×1023/mol)(5分)
3.图1为组元在固态下互不溶解的三元共晶合金相图的投影图,
1)分析0点成分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5分),
2)写出该合金在室温下组织组成物的相对含量表达式
(5分)
1)
2)略
4.1)试述钢的正火,淬火加热温度范围(5分);
2)若用T12钢(含有1.2%,℃,℃),制作手锯条,试制定最终热处理工艺参数(包括工艺名称、加热温度、冷却方式),并说明最终所得的组织及相应的性能特点(5分)。
1)正火:亚共析钢Ac3+30~50℃;过共析钢Ac3+30~50℃
淬火:亚共析钢Ac3+30~50℃;过共析钢Ac1~Accm
2)淬火:727~840℃ 水冷
低温回火:180~250℃均可,空冷
组织:回火马氏体
图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