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腹腔镜基本操作技术
第一节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入路的建立
腹腔入路的建立
(一)体位
肾上腺和上尿路手术时,常采用患侧抬高45-60度的斜卧位,利于腹腔脏器向健侧推移,更好了暴露结肠旁沟和手术野(2.1.1)
输尿管下段、精索静脉、膀胱和前列腺手术时,学采用臀部垫高的头低脚高位(2.1.2)。
(二)建立气腹和放置套管
(1)Veress气腹针技术
1)穿刺位点选择:
上尿路手术:常选择腹直肌外缘平脐水平作为穿刺位点;
下尿路手术:常选择脐缘(多为挤上缘或脐下缘)作为穿刺点;
腹壁正中瘢痕、门脉高压脐周静脉曲张、脐尿管异常或脐疝为脐部穿刺的禁忌证,可选择腹直肌外侧缘左上或右下1/4处作为穿刺位点;
下腹部有瘢痕的患者,可选择腹直肌外侧缘左上1/4或脐上缘作为穿刺位点;
上腹部有瘢痕的患者可选择腹直肌外侧缘右下1/4或脐下缘作为穿刺位点。
2)穿刺损伤方法
穿刺前检查气腹针是否通畅,安全保护装置是否完好。
以脐作为穿刺位点:沿脐下缘切开皮肤约1-1.5cm,用两把巾钳抓住脐部两侧皮肤向上提起,(2.1.3),或直接用手掀起皮肤提起腹壁(使腹壁远离网膜有肠管,并对抗气腹针儐的力量)
优势手以拇指和示指握持气腹针穿刺柄,距尖端约2-4cm(具体视腹壁厚度,肥胖患者距尖端更远2.1.5)
穿刺针垂直于腹壁或尖端稍向下腹部倾斜,腕部持续均匀用力,穿刺针穿过腹壁时一般会有两次比较明显的突破感;
穿刺过程中Veress气腹针的内芯的钝头塞向前弹出,内芯的末端回落,可作为判断气腹针是否进入腹腔依据之一。
穿刺成功后,注意固定气腹针,防止它移动引起脏器损伤。
3)确认检查:抽吸试验:用5ml注射器抽3ml生理盐水接气腹针,提起腹壁针,提起腹壁时,注射器内的生理盐水会被吸入腹腔(2.1.6),回抽时,不应能抽出生理盐水,若回抽出有颜色(如红色、黄色),则提示穿刺针或能误入血管或肠管。
4)充气:
低流量充气(1L/min),至腹压达到12-15mmHg,一般需要4-6L气体。
充气时腹部应该对称性膨隆,叩诊呈鼓音,肝浊音区消失;
若腹部不对称或局部膨隆,说明气腹针在腹膜外或粘连的腹腔内。
5)放置套管:
建立气腹后,在穿刺位点放置初始套管,仍用两把巾钳提起腹壁。
术者用手掌紧握装好内芯的套管,并用示指把持套管柄。
刺入时,均匀施力于套管稍作旋转,穿过腹膜时会有一定突破感,打开套管的气阀会有气体排出。
退出闭合器,转入腹腔镜,充气维持气腹压力在12-15mmHg,观察脏器有无损伤。
腹腔镜监视下放置工作套管,据手术部位不同,工作套管放置的位置和数目也有所不同。
(二)Hasson技术
沿脐上缘或下缘做2cm切口,分离至筋膜,组织钳提起腹膜切开,筋膜切缘缝索引线;
组织钳提起腹膜并剪开,伸入手指探查,分离腹壁与网膜或肠管的粘连。(2.1.7)
直视下插入Hasson套管或普通套管,牵引线固定。(2.1.8)
退出套管内芯放入腹腔镜,连接气腹机,先低流量充气维持气腹压力在12-15mmHg。
观察确认腹腔脏器无损伤,在腹腔镜监视下放置工作套管。
该技术尤其适用于因腹部手术或腹膜炎病史存在的腹腔粘连的患者。
二、腹膜后腔入路的建立
(一)体位
常规采用完全健侧卧位。
腰部垫枕,升高腰桥,充分延伸肋弓与骶嵴之间的距离。
头部和健侧肩下腋窝区垫气垫或软枕,防止臂丛神经受压。
健侧下肢屈曲90度,患侧下肢伸直,中间垫以软枕。
肘、踝关节部位垫软垫,用约束带在骨盆和膝关节处固定体位。
(二)建立腹膜后腔和放置套管
1、Hasson开放技术
腋后线长十二肋缘下纵行切开皮肤2.0cm左右,以能伸入术者的示指为宜。
长弯血管钳钝性分离肌层及腰背筋膜,伸入示指,自下向上、自后向前分离腹膜后腔,将腹膜向腹侧推开。
将自制扩张球囊(8号乳胶手套的中指套在肛管或16F导尿管上,用丝线扎紧手指套)(2.1.10)放入腹膜后腔,充气600-800ml,维持球囊扩张状态3-5分钟后排气排除(2.1.11);
在示指的引导下,当手指感知套管的尖部时,将套管朝向手指的左侧或右侧偏移(2.1.12),放置加力后刺入。
第一个套管:腋中线髂嵴上放置10mm套管放置腹腔镜用;
第二个套管:腋前线肋缘下放第二个(左侧卧位时为12mm,右侧卧位时为5mm。
第三个套管:腋后线第十二肋缘下入第三个(左侧卧位时5mm,右侧卧位时为12mm)并缝合以防止漏气。(2.1.13)
2、Veress气腹针技术
常选择在腋中线髂嵴上使用Veress气腹针直接穿刺入腹膜后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