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教学设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学设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教学设计 青海西宁市湟源职业技术学校 马生英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三国演义》,学会通过故事细节以及人物神态、语言等分析人物性格。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讨论、对对联和发表演说,激发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滋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通过对故事细节以及人物神态、语言等分析,把握周瑜性格。 三、教学难点: 结合《三国演义》全文,全面分析曹操中计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 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片尾主题曲;制作课件;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四到五十回,了解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三国演义》电视剧主题曲《临江仙》 (一)《三国演义》知多少——文学常识 (二)概括情节对对联——整体把握 (三)细读发展与高潮——品味细节 第一课时课后作业: 1.概括情节对下联。 2.假如你是蒋干,你能想办法完成说降周瑜的任务吗?试写一篇演说辞,要求:符合情理,有说服力。(150字以内)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交流了有关《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梳理了故事情节,还着重分析了故事发展与高潮阶段的细节描写,感受了周瑜一步步引蒋干中计的逼真场景。另外老师还布置了一份作业,请同学们用章回小说的回目形式概括每一部分的情节,不知同学们做得怎么样,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同学们的答案,同时也以此回顾一下故事情节。 开端(1-3段):曹孟德初战损兵 周公瑾暗探定计 发展(4-6段):蒋子翼讨功作说客 周公瑾设计迎故人 高潮(7-8段):周瑜巧施反间计 蒋干呆盗假降书 结局(9段):曹阿瞒中计杀蔡张 周都督遂心除忧患 尾声(10段):细作报喜 周瑜去忧 好一出成功的反间计! 在这个故事中令你最佩服的人是谁?——周瑜。这节课就让我们先一起来品读一下周瑜这个人物。 人物性格分析: 1.周瑜六次“笑”——抓神态、析人物 问大家一个问题:从得知蒋干来访,到和蒋干抵足而眠,在这个过程中,周瑜有一个什么表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笑 请你在文中找一找,周瑜一共笑了几次?每一次笑的目的分别是什么?你知道他笑的时候心里在想什么吗?请结合具体语境作分析。 周瑜“三笑”,“三大笑” ①……笑谓诸将曰(正好抓到使反间计的契机) 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笑蒋干的心虚,说假话) ③瑜笑而挽其臂(表亲热,假装相信他) ④大笑畅饮(表示见故人而高兴,麻痹蒋干) ⑤佯醉大笑曰(以实力和意气盖过蒋干) ⑥言罢大笑(以示处境之优越,讥笑蒋干竟来劝降) 这三次“笑”,三次“大笑”,正像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说的:“遥想公瑾当年”,“谈笑间”,让“蒋干劝降”的宏伟计划、曹操的南下战略“灰飞烟灭”。这其中,我们可以看出周瑜足智多谋、潇洒自信的性格特征。 对比中,蒋干神态变化所反映的性格特征: ①昂然而来(盲目自信); ②愕然(被周瑜一语言中,不知所措) ③蒋干惊愕(周瑜如此坚决,又惊又急) ④蒋干面如土色(胆小、愚蠢) 这段故事的题目是“群英会蒋干中计”,可是同学们想想:周瑜的真正目的是想让谁中计?最终又是谁为这一反间计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曹操 那么有一个问题来了:如果说胸无城府的蒋干被周瑜拉入圈套是合情合理的,但曹操可是一代奸雄,为人又十分多疑,他怎么对周瑜的反间计一点也没起疑心呢? 2.曹操为何会中计?——剖析曹操性格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要全面地分析这个问题,还必须结合上下文,从事件的情势,和人物的性格两方面去思考: 情势:当时曹操“率兵百万”,且一路得胜,骄傲轻敌;没想到周瑜毁书斩使,三江口失利,又被周瑜偷窥了水寨布局,曹操不禁又急又怒,因而失去了冷静的判断。 性格:曹操多疑。“重才轻德”的用人标准,使得他善于用人,却不信任人, 三江口之战,蔡张在前,曹军在后,就体现了曹操对蔡张二人的不信任。而蔡张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恰恰印证了密信内容,让曹操更加怀疑蔡张确实被判了他。周瑜正是看准了曹操的这种心理,才施计成功的。 曹操的性格特征除了多疑还有其他侧面吗?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第9段读一下,也许你会得出新的信息。 此段可看出,曹操还是聪明,很快就意识到中计了,但狡诈的他明白此刻承认中计只会动摇军心,所以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只好找借口搪塞过去。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是最复杂的,易中天说“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个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结论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要想全面了解这位一代奸雄,同学们还是要完整地读一读《三国演义》。 3.假若你是蒋干——语言表达得体 民间有一条歇后语:曹操遇见蒋干——倒了大霉。蒋干盲目自信,结果弄巧成拙,成为千古笑柄。但

文档评论(0)

fds373i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