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序号 重点考核环节 考核标准 标准分值 得分 1 霜霉病、疫病认知 了解霜霉病、疫病的一般症状及为害特点 10 2 霜霉病、疫病的识别 能正确识别常见种类,指明各种病害病原的形态特征 15 3 标本的采集及制作 制作规范,病害症状典型完整 15 4 发生为害情况调查 调查方法正确,结果能反映病害发生的实际情况 15 5 防治方案的设计及实施 方案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 20 6 防治效果的分析 统计方法符合要求,分析有针对性 10 7 实训报告 能按时、认真完成报告,能在报告中认真分析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5 检查评价 通过对校园、各大公园进行调查,观察不同园林植物的霜霉病、疫病危害特点。 第二课堂 活动建议 复习思考 温室内切花月季霜霉病发生重的原因是什么? 复习思考 霜霉病、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 二 三 任务分析 任务实施 检查评价 四 复习思考 霜霉病、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在园林植保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校内外生产基地了解霜霉病、疫病的基础知识,识别其为害状及标本,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付诸实施,达到识病治病的目的。 任务 提出 ①能进行显微镜的操作。 ②能识别霜霉病、疫病的症状特点及病原形态特征。 ③能调查霜霉病、疫病的发生情况并选择适当药剂。 ④能制定综合防治方案并实施。 ⑤能对防治效果进行统计并分析。 能力目标 1.地点:园林植物保护综合实训室、各公共绿地、校内外花卉苗木生产基地。 2.材料:月季霜霉病、百合疫病等各种病害为害状、盒装标本及病原玻片标本。 3.工具:显微镜、扩大镜、解剖针、镊子、培养皿,各种防治病害的器具、药剂等。 准备工作 工作任务实施 一、霜霉病、疫病认知 该病典型的症状特点是叶片正面上产生褐色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的坏死斑,叶背相应部位产生灰白色或其它颜色疏松的霜霉状物,病原物为低等的鞭毛菌,低温潮湿的情况下发病重。 霜霉病、疫病概述 月季霜霉病 葡萄霜霉病 黄金葛疫病 一品红疫病 1.症状识别 病害在月季的叶、新梢和花上均可发生。初期叶上出现不规则的淡绿色斑块,后扩大并呈黄褐色和暗紫色,最后为灰褐色。边缘色较深,渐扩大蔓延到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在潮湿天气里,病叶背面可见到稀疏灰白色霜霉层。 月季霜霉病 二、霜霉病、疫病识别 月季霜霉病 2.病原识别 蔷薇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 孢子囊 孢子囊梗 月季霜霉病症状及病原菌形态 越冬状况 传播方式 其他特点 以卵孢子越冬越夏。 病害主要发生在温室。温室通透性差、夜间无加温设备、湿度高、月季栽植密集时发生严重。施肥不当,氮肥过多时也有利于此病发生。 3. 发病规律 以分生孢子蔓延侵染。 1.症状识别 多发生于嫩叶,但茎和花也可受侵害;叶片上产生油渍状小斑,逐渐扩大成灰绿色,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绵状菌丝,严重时叶和花软腐,茎曲折下垂。鳞茎上出现褐色油浸状小斑,扩大后腐败,潮湿时腐败部位产生白色霉层。 百合疫病 百 合 疫 病 2.病原识别 寄生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 孢子囊 症状 越冬状况 传播方式 其他特点 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 降雨多、排水不良时发病严重;栽培介质不同,发病率也有差别;培养土经消毒后,植株发病率最低。 3. 发病规律 以游动孢子通过雨水、浇灌水传播。 牡丹疫病 黛粉叶疫病 发生在园林植物上的霜霉病、疫病还有: 黑褐色多 角形坏死斑 灰白色 霜霉层 凤仙花霜霉病 多角形斑 霜霉层 香蕉棒(仙人掌)霜霉病 不夜天(芦荟)疫霉病 春峰(仙人掌)疫霉病 青扇缀化(仙人掌)疫霉病 铲除病源 从无病株采种,精选种子。 无病株采种 换土、轮作或进行土壤消毒。 霜霉病菌、疫霉病菌大都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中越冬,因而应及时清除病残组织并烧毁。 土壤处理 三、霜霉病、疫病综合防治 控制湿度 选用抗病品种。 药剂防治 在发病早期及时喷药防治,可供选择的药剂有:1∶2∶200的波尔多液、 40%达科宁悬浮剂稀释500-1200倍液、72%克露可湿性粉剂稀释600-800倍液等。 霜霉病一般要求低温高湿,疫霉菌一般要求高温高湿,因而应控制好温湿度,做好通风、透光及排湿工作。 选用抗病品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