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湖南公务员考试教材
2013年湖南公务员考试教材
2013年湖南省公务员考试教材——《2013湖南公务员考试一本通》
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质量是绝对有保障的。
/goods.php?id=2586
湖南公务员面试真题解析(7月27日)
2010年省直地税系统面试真题(27号上午)
1.对于少白头老不愁,请结合实际谈谈你是怎么看的?
中公教育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试题,考查考生对哲言俗语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作答本题时要注意引经据典,把问题谈深谈透,不要仅仅说理,显得空乏无味。
【解题思路】
首先,分析“少白头老不愁”这句话的意思,明确提出你的观点;然后,通过名言警句和例子,论证你所提炼的观点;最后,简单提升总结即可。
【参考答案】
对于“少白头老不愁”,我认为其中的意思就是说年少的时候努力了,通过自己的拼搏,使自己有了足够的积蓄,年老的时候就不用发愁了。这就是在教育我们这些年轻人趁着现在有精力有体力的时候要上进,要勤奋,多想一些,多做一些,多积累一些,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
这句话还让我想起了另一句话,叫做“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的是年少时不努力,年老了只能空悲伤,从反面证明了同一个道理。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什么事都要从一开始就打好基础:房屋建筑就要有一个好地基,否则就要倒塌;人才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否则就难以成才。我们的人生也是如此,只有从一开始就辛勤的耕耘,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尽头得到收获。
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无数这样的故事。闻鸡起舞:祖逖每日鸡鸣必起,练武习文,使他成为了一名文武双全的旷世名将;书法二王:王献之从小练字,用尽了18口大缸的水,让他的成绩甚至赶超其父亲王羲之,成为不朽佳话;孔融让梨:小孔融严格要求自己,四岁就知道把大梨让给别人,使他成为一代圣贤。这些古时候的圣人们无不用自己的经历告诫着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只有从小就开始努力、从现在就开始奋斗,才会使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珍惜今天就是成就明天,希望天下每一个人都能够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努力!奋斗!共创我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名师点拨】
本题中这句“少白头老不愁”并不难理解,但越是简单的哲言或者俗语越难以让大家和自己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因为所有人都能答得差不多。所以,我们就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此题中我们就可以找到和“少白头老不愁”意思相同但说法相反的话,或者找到一系列的古人造成事例的排比以增添文采等等。
2.老和尚携小和尚游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该女子趟过了河,然后放下女子,与小和尚继续赶路。小和尚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怎么背了女人?”老和尚叹道:“我早已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中公教育专家权威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类试题,考查考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把问题谈清,然后是谈深谈透,最后达到“深刻”,不要仅仅说理,没有深度。
【解题思路】
首先,分析这个故事的意思——老和尚重视什么?看淡了什么?,那就是“大义”和“小节”;然后,通过事例和说理,加深你的观点;最后,结合自身,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人生感悟。
【参考答案】
题目中,老和尚背了一个女子过河,小和尚说他“犯戒”了,老和尚却说“我已‘放下’,而你却没有”。我认为在这个故事中老和尚是对的,因为,在别人有难时出手相助,这是“大义”,所谓的清规戒律只是“小节”——重“大义”,而轻“小节”。这一点使我很有感触,这是“放下”精神——“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心中‘无’物,才能有‘佛’”。
有一个典故“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说的是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现在的成都),在城外庙里驻扎,强迫庙里的和尚吃肉,众僧无人从命,这时有一个叫破山的和尚说,只要你答应进城后不屠城,我就吃肉。结果张献忠答应了他,攻下城后果然没有屠城,破山也履行了承诺,边吃边说着“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他是为了一城的百姓才破的戒,他是为了成千上万人的性命才破的戒,这就是善,这就是“佛心”。我们说酒和肉都是佛家的禁忌之物,虽然僧人吃了,但这都是虚幻,只要心中有佛——有佛心、有善心,有修行者的境界和内核,那么,一切的“虚幻”就都不重要了。
在人的一生中,会犯很多很多的错误,有不得已为之,也有无心之过,但这些都不重要,这些都是“酒”和“肉”,我们要注意的不是这些,不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浪费在无边无际的计较和悔恨,而是去寻找我们心灵的方向,那就是“善”——“大善”,就是我们能够帮助的人,就是“城中无辜的百姓”和“不敢过河的女孩”。
【名师点拨】
一个好的哲理故事,可以给我们一生的启示,把它说给考官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