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末考前冲刺题
训练1 清末洋务运动首领张之洞是一位联语大家,其联语收入《联语存录》。其中一对联为“经纶天下,衣被群生”。题此对联的对象是 A.汉阳铁厂 B.湖北织布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继昌隆缫丝厂 解析:选B。考查利用所学分析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题干的对联内容可判断叙述的是纺织企业;根据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首领,可判断是洋务企业。所以,答B。 训练2 英国人赫德《中国见闻录》写道:“中国有世界上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这表明中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是 A.洋务经济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C.自然经济 D.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解析:选C。考查获取信息和运用所学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和“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可知答C。 解析:选A。C为相同点,D反映的不同本质就是A项,B虽也是不同,但A项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的不同,故A正确。 A.体现了中国要吸取苏联的教训 B.该比喻指的是苏联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 C.该比喻指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体现出经济要协调发展 解析:选C。比喻指的是斯大林模式。它超越了苏联生产力的水平,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训练1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丝绸之路开通 D.蒙古人西征 解析:选A。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训练2 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这一现象说明民族资本主义 A.反抗封建势力的压迫 B.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束缚 C.对封建势力妥协 D.对外国资本有依赖性 解析:选D。从“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一句可知这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对外国资本具有一定的依赖性。 训练3 “自同光以迄宣统,妇女服饰,以上海为最入时,流风所被,几及全国。富贵之家,莫不尤而效之,其人辄顾影自怜,私心窃喜,贫贱者亦步趋恐后。”主要原因是 A.女性审美观念发生变化 B.外来文化被广泛接受 C.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 D.上海开近代风气之先河 解析:选C。19世纪中后期,由于外来的侵略,外来文化广泛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民主思想传播,近代化开展。也就是说,是由于近代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所导致的。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写道:“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近现代中国经济思想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个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转瞬即逝”的主要原因是 A.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B.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C.中国近代工业自身的缺陷 D.国民政府改变了发展经济的政策 解析:选A。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族工业获得了短暂发展的机会;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工业纷纷破产,故答A。 观察图一,你能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①这是姜曦为她的诗词集做的广告 ②1936年前中国已出现电影和影剧 ③报纸当时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媒体 ④名称的西化成为一种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图片明显是给电影做广告,①不符合题意。从图片的标题名称和影剧图片,可以看出报纸起了重要的宣传作用。 训练1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 B.清朝 C.中华民国 D.新中国 解析:选B。材料“一品香”、“西洋风味”情景出现是在鸦片战争后,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 训练2 “街上到处是五花八门的广告。许多商品换上了‘共和’、‘庆胜’、‘北伐’商标。一家肉面摊档前,人们踊跃争先剪辫子,告示牌上的大字十分醒目:剪辫者免费供肉面一碗以示奖励。”这情景最可能发生在 A.北京 B.西安 C.南京 D.天津 解析:选C。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民国政府颁布《剪辫通令》。 训练3 中国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是在 A.太平天国时期 B.维新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国民革命时期 解析:选A。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各报刊用大量篇幅及时报道时局和战况,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训练4 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作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快捷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