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未完成的《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迄今全球发行量超过6000万册,是公认的美国现代文学经典。 影响力 . 1981年查普曼刺杀约翰·列侬后对记者说,这样做是为塞林格的作品打广告。 1981年,欣克利刺杀李根前总统,特意把一本《麦田里的守望者》留在旅馆的房间里。 . 我是谁?写书就是写自己 1953年,塞林格亲口对来访的高中生说,在一定程度上,《麦田里的守望者》就是自己的自传:“我的少年时代和书中的那个少年非常相似……我把这些经历一股脑儿说了出来,心里像是卸下了个大包袱。” 1999年,塞林格曾经的恋人梅纳德一语道破玄机:“他不肯把《麦田里的守望者》搬上银屏的原因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演霍尔顿·考尔菲尔德,那就是他自己。这可惜,他已经老了。” 正因为如此,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离不开其独特的叙事方式与小说主题的完美结合。细腻、敏锐地表现了“二战”后青少年成长的困惑以及从纯洁到世故孤独的艰难旅途。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作者使用了第一人称叙述“我”和第二人称“你”两种视角,多元化的叙事方式是作者独具匠心所在,让作品产生了真实可信的效果,体现出小说独特的戏剧性效果。 “你这一辈子没见过比我更会撒谎的人。” ——霍尔顿经典对白 第一人称:“我”(霍尔顿·考尔菲尔德) 颓废与没落——淳朴与善良 一个充满矛盾的青年主人公。 霍尔顿强调他痛恨电影,但他却不断进出电影院;当有机会见到他所喜欢的姑娘琴·拉加德时,他却选择逃避,最后还把怨气发泄到别人身上;尽管他自己满口污言秽语,看到有人写了fuck you两个字,霍尔顿当时的心情是“我见了真他妈的气死”,“我想到菲比和别的孩子会见到它,最后总有个下流的孩子会解释给他们听”,“我真希望亲手把写这两个字的人杀掉”。他冒着被误认为写脏话的危险,把两个脏字擦干净了;最后在妹妹菲比的追问下,讲自己的理想时是要做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望千千万万的儿童不掉下悬崖。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