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PICC维护操作考核标准.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ICC维护操作考核标准

PICC(增强型三向瓣膜式)维护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姓名 科室 得分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操作准备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 ①治疗盘:弯盘、皮尺。②PICC维护包:PICC维护包(治疗巾2块、无菌手套1副、纱布4块、75%乙醇棉球10个、0.5%碘棉球10个、换药盘2个、镊子两把)、10ml预充式导管冲洗器1个、导管固定装置、无菌输液接头、透明贴膜1张、胶布。③其他:维护手册、医嘱单、执行单、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5 操作步骤 1.两人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3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5 3.洗手、戴口罩。 2 4.携用物至病人床边,再次核对。 5 5.协助患者将身体移向床对侧。 2 6.观察导管刻度,测量上臂臂围并记录。 5 7.由导管尾端向穿刺点小心地拆除原有贴膜和胶布,避免牵拉导管。 5 8.观察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有无发红、肿胀、渗出物等异常情况。洗手。 4 9.检查并打开PICC维护包。 2 10.备预充式导管冲洗器、无菌输液接头、固定装置、透明贴膜。戴无菌手套。 6 11.铺无菌治疗巾备好无菌区,备消毒棉球,预冲输液接头。 6 12.用75%乙醇棉球湿润固定装置的基座、分离基座和皮肤。打开锁扣,取无菌纱布包裹输液接头部分,将导管外露部分轻轻从基座上分离,弃去固定装置。 5 13.用75%乙醇棉球在距离穿刺点0.5cm处由中心向外螺旋式消毒皮肤,消毒范围上下直径达20cm、左右达臂缘,消毒3遍。 6 14.用0.5%碘棉球在穿刺点稍作停留后,由中心向外螺旋式消毒皮肤,消毒范围上下直径达20cm、左右达臂缘,消毒3遍。 6 15.用0.5%碘棉球稍用力擦拭导管体外部分至导管末端,消毒3遍。 6 16.取下原有输液接头,用75%乙醇棉球螺旋消毒连接器的螺旋头3遍。 3 17.连接新无菌输液接头,用生理盐水脉冲冲管并正压封管,。 5 18.涂擦皮肤黏膜保护剂,安装施乐扣。贴透明贴膜。 5 19.脱手套,胶布固定连接器,在固定胶布上记录导管名称、置管日期、置管长度、臂围、外露长度、维护日期及维护人。 4 20.再次核对,询问需要,整理床单位。 3 21.处理用物,洗手脱口罩,记录护理维护单及病人手册。 5 22.完成时间:20min。 综合评分标准 (1)按操作程序各项实际分值评分。 (2)操作程序颠倒一处扣1分。 (3)污染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一次扣2分,无菌物品污染后未予更换扣10分。 (4)操作过程中拔出导管扣10分。 (5)关心、体贴病人不够,态度不亲切扣2分。 (6)超过规定时间终止考试。 理论知识 操作目的: (1)预防导管感染。 (2)保持导管的通畅。 评估要点: 1、评估患者穿刺点及皮肤情况 2、评估患者导管功能及完整性。 注意事项: (1)零角度撕去患者贴膜,固定导管时采取无张力粘贴,减少皮肤损伤。 (2)消毒皮肤及导管后需待干。 (3)维护过程中动作轻缓、勿拔出导管。 (4)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更换。 (5)告知患者日常活动注意事项。 考核日期: 评委签名: PICC(前端开口式)维护技术操作考核标准 姓名 科室 得分 操作项目 操作内容 标准分 扣分 操作准备 护士准备:着装整洁规范,仪表端庄大方。 2 ①治疗盘:弯盘、皮尺。②PICC维护包:PICC维护包(治疗巾2块、无菌手套1副、纱布4块、74%乙醇棉球10个、0.5%碘棉球10个、换药盘2个、镊子两把)、10ml预充式导管冲洗器1个、无菌输液接头、透明贴膜1张、胶布。③其他:维护手册、医嘱单、执行单、快速手消毒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锐器盒。 5 操作步骤 1.两人核对医嘱,准备用物。 3 2.核对患者床号、姓名。评估患者。 5 3.洗手、戴口罩。 2 4.携用物至病人床边,再次核对。 5 5.协助患者将身体移向床对侧。 2 6.观察导管刻度,

文档评论(0)

wuailu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