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流程及pcblayout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cb设计流程及pcblayout设计

目 录 第一章:PCB 概述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 及PCB Layout 设计 第三章:PCB Layout 技巧 第四章:EMC 基本知识 第一章: PCB 概述 第一章: PCB 概述 一、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 二、PCB板的质量的决定因素: 基材的选用; 组成电路各要素的物理特性。 第一章: PCB 概述 三、PCB的材料分类 1、刚性: (1)、酚醛纸质层压板 (2)、环氧纸质层压板 (3)、聚酯玻璃毡层压板 (4)、环氧玻璃布层压板 2、挠性 (1)、聚酯薄膜 (2)、聚酰亚胺薄膜 (3)、氟化乙丙烯薄膜 第一章: PCB 概述 第一章: PCB 概述 五、PCB板的种类: A、单面板(单面、双面丝印) B、双面板(单面、双面丝印) C、四层板(两层走线、电源、GND) D、六层板(四层走线、电源、GND) E、八层及以上多层板(n-2层走线、电源、GND) F、雕刻板 第一章: PCB 概述 六、多层PCB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 第二章: PCB 设计流程及 PCB Layout 设计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及PCB Layout 设计 一、设计准备:对原理图进行分析和DRC检查;建立标准元件库;建立特殊元器件;印制板设计文件的建立;转网表。 二、网表输入:将转换好的网表进行输入。 三、规则设置:按照成品规格书的要求,将线宽、线距、层定义、过孔、全局参数等相关参数设置好。 四、手工布局:根据印制板安装结构尺寸要求画出边框,参照原理图,结合机构进行布局,检查布局。 五、手工布线:参照原理图进行预布线,检查布线是否符合电路模块要求;修改布线,并符合相应要求。 (自动布线:根据原理图和已设置好的规则,进行自动布线。要求原理图无差错、规则设置无误方可进行。) 六、检查完善: PCB制作初步完成,“铺铜”与“补铜”,进行连线、连通性、间距、“孤岛”、文字标识检查,并对其进行修改,使其符合要求。 七、CAM输出:检查无误后,生成底片,到此PCB板制作完成。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及PCB Layout 设计 图例: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及PCB Layout 设计 图例: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及PCB Layout 设计 图例: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及PCB Layout 设计 图例: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及PCB Layout 设计 原理图规范分析及DRC 检验: 1、原理图使用模块化方式绘制,这样利于读原理图,又利于模块化布局。 2、原理图大部分的PCB封装要确认下来,个别器件没有封装,作个标志,利于我们建库、添加封装。 3、原理图的DRC检验(见右图)。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及PCB Layout 设计 二、网表输入:将转换好的网表进行输入。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及PCB Layout 设计 1、布局前的准备: a、画出边框; b、定位孔和对接孔进行位置确认; c、板内元件局部的高度控制; d、重要网络的标志。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及PCB Layout 设计 3、参照原理图,结合机构,进行布局。 4、布局检查: A、检查元件在二维、三维空间上是否有冲突。 B、元件布局是否疏密有序,排列整齐。 C、元件是否便于更换,插件是否方便。 D、热敏元件与发热元件是否有距离。 E、信号流程是否流畅且互连最短。 F、插头、插座等机械设计是否矛盾。 G、元件焊盘是否足够大。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及PCB Layout 设计 五、手工布线:参照原理图进行预布线,检查布线是否符合电路模块要求;修改布线,并符合相应要求。 第二章:PCB 设计流程及PCB Layout 设计 3、布线检查: (1)、间距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2)、电源线和地线的宽度是否合适,电源与地线之间是否紧耦合(低的波阻抗)。 (3)、对于关键的信号线是否采取了最佳措施,输入线及输出线要明显地分开。 (4)、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部分,是否有各自独立的地线。 (5)、后加在PCB中的图形(如图标、注标)是否会造成信号短路。 (6)、对一些不理想的线形进行修改。 (7)、在PCB上是否加有工艺线?阻焊是否符合生产工艺的要求,

文档评论(0)

hart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