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 用 监 测 技 术 安化县人民医院九病室 蔡立红 心电监测是持续进行心电活动监测,观察各种心律失常,以便及时发现致命性心律失常而进行正确处理。同时进行心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血流动力学等循环功能监测,以判断心脏功能及其与前、后负荷的关系,有利于难治性心力衰竭及休克等危重病人获得合理有效地治疗。 一、评估及观察要点 二、具体操作方法 三导联装置电极的安放 五导联装置电极的安放 胸导联装置电极的安放 操作步骤 1、安装监护仪电极并与导联线连接。 2、启动监护仪。 3、按菜单键选择各种监测参数。 4、建立各种预监测条件和质量控制。 5、开启报警功能和选择报警参数。 6、持续荧光屏滚动监测和(或)走纸记录心电图 分析。 7、阶段性监测报告。 8、病人病情稳定或治疗方案确定后,停止监测,撤除监护电极并擦净皮肤,导联线以大圈形式卷好悬挂于机旁,若暂时不用,不必关机。 四、注意事项: 1、电极片与皮肤接触好,导电糊不干燥,定时更换电极片,并注意局部皮肤保护。 2、与经治医生联系后,正确设置中央站及床旁各种参数的报警区域。 3、观察心脏节律是否正常,顺序如下: ①有无P波,P波形态如何; ② P—R间期、R—R间期、Q—T间期长短; ③ 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④ T波是否正常。 4、必须高度重视的几种心电改变: ① 、严重心动过缓(HR﹤45次/分)、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与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②、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短阵性或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R-on-T (PVC出现在窦性心律的T波顶点附近),尖端扭转型室速。 ③、Q-T间期延长,巨大倒置T波、U波交替电压等。 5、及时排除监护常见故障,避免干扰与误差。 (1)心电监护常见故障 ① 、严重的交流电干扰。可能原因为电极脱落、导线裂开折断及(或)导电糊干涸等。 ②、 基线浮移:可能原因为病人活动或电极固定不良。 ③、心电图振幅低:可能正、负电极间距离太近或两个电极之一正好放在心肌梗死部位相应的体表。 ④、严重的肌电干扰:如电极放于胸壁肌肉较多的部位时,可以发生肌电干扰。 (2)无创测压常见故障为电脑测压与人工测压值差异,可能的原因有: ①袖带大小(一般以病人上臂2/3宽度为宜)或袖带绑扎的位置不适宜。 ②病人心率过快、过缓或心律不规则。 ③测压时病人肢体移动、颤抖或痉挛。 (3)监测仪所测得动脉血氧饱和度与同时血气分析所得SaO2相关度不高,常见原因为: ①传感器放置位置不正确或光电检测管没有正对发光管。 ②传感器放在安有血压袖带、动脉导管或正在输液的肢臂。 ③病人休克或周围循环不良,氧饱和度测不到或读数偏低。 ④测量部位表皮增厚(如指甲),涂指甲油等影响测定值。 6、做好仪器保养工作。 五、指导要点 六、几种常见心电图 一、正常心电图 (一)、心电图波的构成 正常心电图波段名称和意义 1、p波:是心电图上最早出现的向上波,反映心房的除极过程。正常值:时间0.06~0.10秒,振幅小于2.5mm. 2、PR间期:是P波起点至R波或Q波起点之间的距离。代表兴奋从心房传导至心室的时间(房室激动传导时间)。正常值:时间0.12~0.20秒。 3、QRS波群:为尖锐的上下波,由心室兴奋而产生。最初向下的小波为Q波,紧接着向上的大波为R波,其后紧跟的向下小波为S波。正常值:时间0.06~0.08秒,振幅的大小因导联而异。 4、ST段:自S波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兴奋的终极期。是心电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心肌缺血时发生特异性改变。 正常心电图波段名称和意义 5、T波:QRS波群后出现的缓慢波形,代表心室兴奋的恢复过程。与ST段一样,会在心肌缺血等疾病发生时出现重要变化。 6、QT间期:自Q波起点至T波终点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心室肌活动自除极开始至复极结束全过程所需的时间。 7、T波之后紧接着出现的振幅很小的波形。不是每次都出现,也因导联而异。 正常心电图 正常心电图 (二)、部分心律失常 1、房颤 原因及标准:心房失去了规律性兴奋,心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