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故居试题.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曹雪芹简介 曹雪芹(1725—1763),名沾,号雪芹,又号芹溪居士、芹溪处士,中国著名长篇小说《红楼梦》作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生于南京织造世家。13岁时,其叔父曹頫(fǔ? )因经济亏空案被抄解归京,先在崇文门外蒜市口居住,几经搬迁,于乾隆九年左右(1744)回到香山正白旗祖居。曹雪芹在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并遭中年丧妻、晚年夭子之痛。 曹雪芹是我国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坛巨匠,他笔下的《红楼梦》更是一部驰名中外的不朽著作,通过描写一个贵族官僚大家庭的兴衰,勾勒出众多的典型人物,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曹雪芹童年时过着锦衣纨绔的生活,后家道衰败,曾以教书为生,晚年移居西山,在这里开始了他的创作。 曹雪芹纪念馆位于香山正白旗39号黄叶村中,北距卧佛寺约2里,也就是北京植物园内,是一座小型乡村纪念馆,到植物园游玩可以顺便到纪念馆游览参观,很方便。 ?曹雪芹纪念馆大门 纪念馆馆舍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以及名著《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馆内分为五个展室,分别陈列有曹雪芹当年居住的地方;写作《红楼梦》的书斋;香山地区美丽的自然环境所给予文学家的灵感;二百年来有关曹雪芹身世的重大发现以及与故居有关的资料。此外还有一些碑刻陈列,反映了曹家与香山地区的关系。 1971年在老屋的西壁上发现题壁诗,其中一幅与传说中的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基本一致,因此部分红楼梦学者考证此建筑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 关于曹雪芹的民族,学术界有争议,有人认为他是满族,也有人认为他先世是汉族,后来入了汉军正白旗。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一职达六十年之久。后来父亲因事受株连,被革职抄家,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品。 曹雪芹的曾祖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玄烨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玄烨宠信。玄烨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曹雪芹自幼就是在这“秦淮风月”之地的“繁华”生活中长大的。雍正初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罪名革职,家产抄没。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 长篇小说《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它不但在国内家喻户晓,在世界文坛上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如今,这部小说已被译为世界各国的文字广为流传。 “碧水青山曲径遐,薜萝门巷足烟霞”。??曹雪芹晚年生活在一个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秋季黄叶铺地的“黄叶村”。“黄叶村”不是专有所指,而是卧佛寺、樱桃沟、北沟村等一带的泛称。北京植物园内正白旗村附近有清代遗留的“古墩”、有乾隆时期的“河墙”,樱桃沟内有五华寺、广泉寺、普济寺遗址,另外在这一地区还有许多关于曹雪芹的民间传闻,正白旗39号院又是保存完好的“营房”格局,出于对曹雪芹的景仰,对《红楼梦》的热爱,人们才在这个环境里建立了黄叶村曹雪芹纪念馆。 黄叶村内的诗文随处可见 ????? 茶馆、酒肆 ?据红学家考证,《红楼梦》中的许多艺术真实,都是受香山一带自然景物启发,其美丽的自然环境给予曹雪芹带来创作的灵感,具有代表性的有故居八景:   ①古槐幽夏:馆门前有3株古槐。树瘤凸怪,枝叶苍阴,每当盛夏时节,把故居门前遮庇得树影斑驳,古雅幽静。东边的一棵歪脖槐树已有400余年历史。过去在香山一带提到曹雪芹住处曾流传:“门前古槐歪脖树,小桥溪水野芹麻”,这与正白旗39号门外景色相吻合。 ②古墩秋眺:古墩,即乾隆十四年在香山所建的碉楼。位于纪念馆东边的金山坡上,可沿阶至顶。每年秋季,文人登临此楼,看黄叶飘飘,观西山云绕,吟诗唱曲,称为秋眺之举。 ③河墙烟柳:在馆的西侧,从樱桃沟始,环绕正白旗至玉泉山,砌有一道10里长的河墙,石阶上开有流水石槽,两旁种满柳树。 ④古井微波:馆西北侧的大井,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