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1.2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试题.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内环境的稳态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 思考与讨论 (1)各个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直接相关的系统: 消化系统、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 起调节作用的系统: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            统、免疫系统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3.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血含氧量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4)内环境中过多的代谢产物如尿素、CO2等会使机体中毒。 (5)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 * * 课前复习 1、细胞外液的组成?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 3、在370C时,人体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kPa;正常人的血浆pH为 ;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 0C。 血浆、组织液、淋巴 内环境 770 7.35-7.45 37 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血浆的生化指标. 2、这说明: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 3、(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代谢废物,积累过多影响健康。表明肾脏排泄功能有障碍。 (2)葡萄糖含量超标,可能引起糖尿病。 (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血脂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1、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2、变化原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进行。 资料说明: 内环境会因此而剧烈变动吗? 37.1 ℃ 36.9 ℃ 37.1℃ 晚上 9h 37.3 ℃ 37.1℃ 37.2 ℃ 傍晚 6h 37.5 ℃ 37.3 ℃ 37.4℃ 下午 2h 37.4 ℃ 37.1℃ 37.3℃ 中午12h 37.1 ℃ 36.8℃ 37.0℃ 上午10h 37.1 ℃ 36.8℃ 37.0℃ 上午 6h 自己 父亲 母亲 成员 事实材料1:体温调查 一、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变化 ★人体温会不会随着外界环境气温变化有微小差异? ★同一人在不同时刻的体温有没有变化? ★ 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有没有变化? 有变化,1℃左右 有微小差异 健康人体温约为 ℃,处于 中。 小结1 有微小差异 动态平衡 37 试管1(蛋清) 试管2(自来水) +等量HCI +等量HCl +等量NaOH +等量NaOH pH变化不明显 pH变化不明显 pH变化明显 pH变化明显 事实材料2:内环境的pH 内环境pH能维持相对稳定。 小结2 试管3(蛋清) 试管4(自来水) 事实材料3:内环境的渗透压 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动态平衡中。 小结3 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 渗透压减小,从而会引起内环境紊乱加剧 事实材料4: 血液生化6项化验 事实材料1:体温日变化的调查 事实材料2:内环境的pH变化 事实材料3: 内环境的渗透压 一、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变化 小结:内环境的每一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一、内环境稳态的动态变化 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 思考1 葡萄糖在人体内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 思考2 (1)依靠细胞的正常代谢; (2)依靠各器官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协调;   内环境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 二、 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 内环境稳态与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 外环境 内环境 CO2 未被吸收物质 水、无机盐、尿素尿酸等 O2 外环境 各种食物成分 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 (阅读教材P8) (稳态的维持) 思考2 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认识的不断深化)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