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VIP

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省泸州市泸化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泸化中学2016年秋期高2015级10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12个小题,共计48分) 1.以下言论对应的学派依次是 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②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③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④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法家、儒家、道家、墨家 B.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C.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D.道家、法家、墨家、儒家 2.“儒学的三次话语转向,即儒学在汉代经学中完成的政治转向、在宋明理学中所完成的形而上学转向……”材料中的“政治转向”是指 A.意在规劝皇帝实行仁政 B.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 C.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D.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秦朝“焚书坑儒” 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 4. 《环球时报》报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①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②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的进一步提高 ③有利于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认识 ④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B.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材料主要说明 A.程朱理学的系统化 B.儒学观念的世俗化 C.儒家思想的法制化 D.外儒内法的社会化 7.明清时期,人们普遍认为文学教育是妨害女子道德人格的罪魁祸首。“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俗谚在明后期以降广为传播,但亦有不少学者从张扬女子“才德不相仿”的角度着眼,主张对女子进行教育。这一时期主张女子教育的核心内容是 A.诗词欣赏创作 B八股作文写作 C.道德伦理精神 D.戏剧表演启蒙 8. 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因与功名进取无关而长期失传;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献给朝廷后,明神宗只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数字,就把它束之高阁。这反映了 A.传统科技轻视科技理论探讨???????????????? B.明代科技重视实际经验总结 C.重政轻技观念束缚科技传播???????????????? D.科技传播没有形成市场机制 9.唐诗及以前的诸文体大多属于精英文学,深沉庄重,简洁精练;宋词及以后的诸文体更倾向于平民文学,寄兴遣情,娓娓道来。出现这种变化的历史原因不包括 A.社会生活去纲常化带来的大众情感愉悦 B.商品经济趋向繁荣促使市民阶层的壮大 C.印刷术等技术创新利于彰显平民的审美诉求 D.古代文明发展和文明交流等因素的综合结果 10.林则徐曾上奏皇帝,认为:英国以船坚炮利而称强,至口内则运棹不灵,一遇水浅沙胶,万难转动,若至岸上,更无能为,其强可以制,其富不足夸。这折射出 A.先进中国人对战争形势的清醒认识 B.国人对世界的认识要有渐进的过程 C.英国政府尚未做好发动战争的准备 D.中国人民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精神 11.日本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按此推理,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走的道路是 A.政治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 C.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政治革命 D.新文化运动—政治革命—洋务运动 12.19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和维新党分别是指 A.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