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pptVIP

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论闽都书院教育与干嘉之后闽学转型

(2)从独尊宋学到汉宋并重 陈寿祺在书院提倡经史考据之学,培养有志于通经致古的弟子。他是嘉道汉学新风气的倡导者与实践者,主张经学致用,把崇尚经学看成扭转学风的一个重要途径,认为“若夫士子读书,患在学无师法,墨守讲义,猎取浮华,而不知为通经复古之业。”陈寿祺曾把闽学转型的希望寄托于以扶持汉学闻名的阮元身上,后因阮元拒绝未能成行,但是二人往返信件说明他们对福建汉学改变的期望。在掌教鳌峰书院后,陈寿祺把“崇经学”作为设教之要,有意招收有志于经学研究的后进,逐步形成崇尚经学的风气。针对大多学生惧怕读经的畏难心理,陈寿祺在规约中特意讲明研习经史有助于科考,并不比专攻八股制艺难。为敦促诸生勤学经史,陈寿祺分发“程薄册”,让诸生“按日所读经史古文等,照式填写课程簿,每逢十日汇呈讲堂,酌名面加考验。” 在陈寿祺的苦心栽培下,其门下弟子如孙经世、陈庆镛、林昌彝、王捷南、张冕在经学考据上均有成就。其治学特点是以宗汉学为主,而道德修养兼学程朱。孙经世“治经不名一家,以宋儒义理之说体之于身,而超然心契其微,又深探训诂声音文字之原,而求之于经,能明大义。”谓:“不通经无以为理学,不知声音、文字之原,无以通训诂。” 陈庆镛尝自书楹语云:“六经宗孔郑,百行学程朱。” 林昌彝曾言:“是两汉名教,得儒经之功,宋、明讲学,得师道之益,皆于周、孔之道,如目之中天,未可偏讥而互诮也。” 清初李光地、蔡世远折衷汉宋的态度,在嘉道年间重新得到发扬,并逐渐形成汉宋并重的新风气。 2、促进社会各界藏书, 闽学大师藏书蔚然成风 清中叶闽北、闽南颇多藏书家。闽中藏书更为习见,当时闽县的陈寿祺和长乐的梁章钜藏书齐名闽中,施鸿宝云“闽中藏书最著称者……近时梁茝林(章钜)中丞,陈恭甫(寿祺)太史……所藏皆十余万卷,真可羡也。”[37]除此之外,还有侯官的郑杰、陈征芝、李彦章和李彦彬兄弟,闽县的孟超然、刘家镇、叶大庄、萨玉衡、何蔚然等,长乐的林琼蕤、郑敷亨、陈崧生等,莆田的陈云章、陈学田、林文豹、陈椿龄、郑王臣等也称盛一时,称雄里闾。 藏书家收藏丰富,数量多且质量高,藏书多善本、旧刻。仅清代,福建私人藏书万卷以上就有30余家,如黄虞稷的“千顷斋”藏书8万余卷,陈征芝的“带经堂”藏书8万余卷,陈寿祺的“小嫏嬛馆”藏书万8余卷,郭柏苍的“沁泉山馆”藏书6万卷;藏书在10万卷以上的有10余家,如杨浚的“冠悔堂”藏书达10万余卷,陈宝琛的“沧趣楼”达10万卷。同时藏书家的藏书各有专长,如陈寿祺的“小嫏嬛馆”多藏福州方志,秘本居多,珍藏善本为闽中藏书家所未有;郭柏苍多闽中文献; 叶大庄“小玲珑阁”多藏明代福建麻沙本;对萧梦松的“名山草堂”藏书,许旭《闽中纪略》评价“偶见萧御史家所藏书目,厚六七寸,内多未有睹,大抵闽中之书也”。黄宗汉“一六渊海”藏书万卷,其中多孤本、善本,尤以大部书居多;许贞干“味青斋”藏书万卷,且多秘本,所藏旧抄本明张萱《西园见闻录》60册,当属海内孤本。 清代福州藏书楼与藏书室、斋数量极多。如清初黄虞稷“千顷斋”、林佶“朴学斋”、萧梦松“名山草堂”、李馥“居敬堂”盛极一时;嘉道时藏书楼登峰造极,如郑杰“注韩居”、梁章钜“退庵”、“黄楼”、陈云章“清远楼”、高明远“环翠楼”、陈若霖“居敬堂”、陈征芝“带经堂”、林则徐“七十二峰楼”、陈庆镛“籀经堂”等。有的藏书家有多个藏书楼(室),如李彦章“榕园”、“吉祥馆”,梁章钜“黄楼”、“东园”、“北东园”、“亦东园”5座藏书楼,伊秉绶“留春草堂”、“白鱼山房”、“秋水园”、“春及草堂”等,郭柏苍藏书室更多,有“红雨山房”、“补蕉山馆”、“鄂跗草堂”、“三峰草庐”、“葭柎草堂”、“秋翠院”、“沁泉山馆”等7处。晚清藏书楼渐衰,仅龚易图“大通楼”、陈宝琛“沧趣楼”等藏书楼闻名于世。 福州藏书家在校勘、著述、辑佚、编藏书目录等领域成就斐然。谢章铤勤于校书,约有200多种,点校后均有“赌棋山庄校本印记”、“枚如手校”、“枚如读过”图章。沈觐平浏览群书,每卷必经勘点,丹铅之迹斑驳其间。孟超然,家藏书中丹铅殆遍,其所见疑写于纸尾眉间等。郭伯苍著有《乌石山志》、《竹间十日话》、《全闽明诗传》等10余种著作;李光地主编《朱子大全》、《性理精义》等经籍,且诸子百家及星日命卜著述达60种;梁章钜计有《归田琐纪》、《退庵笔记》、《楹联丛话》等70余种;为清代各省督抚中著述最多者。 藏书家还自编藏书书目,以泽后世,如黄虞稷的《千顷堂书目》32卷,陈树杓《带经堂书目》5卷,郑杰《注韩居书目》4卷。郑杰、张祥云、陈棨仁诸位学者成果卓著。此类藏书多具有家族性质,世代薪火传承。郑廷莅、郑杰父子藏书,萧震、萧梦松父子藏书,李彦彬、李彦章兄弟藏书

文档评论(0)

chenche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