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构防灾技术考前复习讲解
结构防灾技术考前复习:
土木工程抗灾减灾与各种灾害之间的关系
地震:提高烈度,隔震减震等措施
洪水:防洪,泄洪
滑坡,泥石流:锚索加固,挡土结构
核泄露:安全壳
战争:人防工程
火灾,爆炸:建筑结构防火,防爆墙
旱灾:渠灌引水(南水北调,东水西调工程,渡槽,渠道等)
海啸飓风:防波坝等,结构抗风
结构减震控制的分类
被动控制——不需要外部能源输入
基础隔震
耗能减震
主动控制——需要外部能源输入提供控制力
控制系统由传感器、运算器和作动器组成
缺点:造价昂贵,所需巨大能源在地震时无法保证
半主动控制——可调参数的被动控制装置
不需要很大外部能源输入
由最优控制策略调整参数
智能控制——采用智能控制算法和智能驱动或智能阻尼装置为标志的控制方式
混合控制——不同控制方式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结构隔震原理及基本特性
设置隔震系统形成隔震层,延长结构的周期,增加结构阻尼,使结构的加速度反应减小,位移集中于隔震层,上部结构的振动接近于刚体,相对位移较小,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不产生破坏或倒塌。
隔震结构的基本特性
承载特性
具有足够的竖向刚度和强度以支撑上部结构的重量。
隔震特性
具有足够的水平初始刚度,在风载和小震作用下,体系的水平位移极小,不影响使用要求;而中强地震时,其水平刚度较小,结构为柔性隔震结构体系。
复位特性
地震后,上部结构能回复到初始状态,满足正常使用要求。
耗能特性
隔震系统本身具有较大的阻尼,地震时能耗散足够的能量,从而降低上部结构吸收的地震能量。
试给出单质点基础隔震体系的计算简图,并写出动力分析模型
隔震结构动力分析模型,要求能够写出单质点及多质点基础隔震体系结构的动力方程
隔震结构加速度反应衰减比Ra的物理意义,对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有何影响?
1)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衰减比Ra随着ω/ωn值的增大而降低,即隔震结构的水平刚度K越小,ωn越低,隔震效果越显著。
2)隔震结构的加速度反应衰减比Ra随着隔震结构阻尼比ζ的增大而增大,即隔震结构阻尼比ζ太大,对隔震效果反而不利。
3)隔震结构的位移反应放大比Rd随着阻尼比ζ的增大而降低,即提高隔震结构的阻尼比ζ,能有效的减少隔震体系上部结构与基础间的相对位移,即有效地减少隔震装置的水平剪切变位值。
4)综上所述,合理选取隔震结构的刚度和阻尼,即合理选取隔震装置的水平剪切刚度K和阻尼比ζ ,是对隔震结构进行合理减震控制的关键。
隔震结构位移反应放大比Rd的物理意义,对隔震结构的减震效果有何影响?
Rd:表征隔震装置位移放大效应的指标。当场地特性(ω)与隔震装置的刚度特性(K或ωn)已定时,可通过增大隔震装置的阻尼比ζ来减少隔震装置的水平变位。
基础隔震体系减震效果的控制参数有哪些,影响减震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简述隔震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并对每一步骤加以解释
确定水平向减震系数 上部结构设计 隔震层设计 下部结构设计 基础设计
水平向减震系数和什么因素有关,如何确定?
叠层橡胶隔震支座只具有隔离或耗散水平地震的功能,对竖向地震隔震效果不明显,为了反应隔震建筑隔震层以上结构水平地震反应减小这一情况,引入“水平向减震系数”。由于隔震层对竖向隔震效果不明显,故当设防烈度为9度和8度且水平向减震系数为0.25时,隔震层以上的结构应进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当设防烈度为8度且水平向减震系数小于0.5时,宜进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
隔震层的层水平动刚度及等效粘滞阻尼比如何计算?
隔震支座由试验确定设计参数时,竖向荷载应保持《规范》的平均压应力限值。
对多遇地震验算,宜采用水平加载频率为0.3HZ且隔震支座剪切变形为50%的水平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
对罕遇地震验算,直径小于600mm的隔震支座宜采用水平加载频率为0.1HZ且隔震支座剪切变形不小于250%时的水平动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
直径不小于600mm的隔震支座可采用水平加载频率为0.2HZ且隔震支座剪切变形为100%时的水平刚度和等效粘滞阻尼比。
隔震结构的主要缺陷是什么?在进行隔震设计时如何避免?
消能减震结构体系的设计原则
结构消能减震的实质是,在结构内设置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它们能为结构提供较大的阻尼,在地震时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振动能量,衰减结构的地震反应。
试从能量角度解释结构消能减震的原理
试从动力学角度解释结构消能减震机理
M为结构动力作用放大系数。即质点的振动反应x等于静力反应(F0/K)乘以结构动力作用放大系数M。M值是决定结构体系振动反应的关键函数。如果M1,则结构强迫振动为“放大”效应。M1,则结构强迫振动为“衰减”效应,其分界线为M=1
M:结构动力作用放大系数
(1)在(ω/ ωn)≤1.5的范围内,若结构体系阻尼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