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绪论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系统和前馈控制系统 (二)正反馈 positive feedback 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意义:使某种生理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 数量较少:血液凝固、排便反射、排尿反射、分娩 病理情况下:恶性循环 排尿反射:正反馈 Delivery of Baby 三、前馈控制系统 feed forward control system 跑步时机体代谢增强,通过反馈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使心率加快、呼吸加强。但是运动员站在起跑线准备起跑时,通过前馈控制系统的调节,运动员的心率已经加快、呼吸已经加强。 Feed forward control system 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令受控部分进行活动,同时又通过另一快捷途径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号,及时控制受控部分的活动。 意义:能更快地对活动进行控制。有预见性,适应性更好。(反馈具有滞后和波动的缺点。 缺点:有时会发生失误。(如见到食物,胃液分泌增多,并不一定能吃到。 Thank you * PHYSIOLOGY 生 理 学 南京医科大学 生理学系 /shenli/index.htm 朱 国 庆 朱国庆 南京医科大学 生理学系 主任、教授、博导 研究方向:心血管生理——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控 Cardiovascular Reflexes Arterial pressure Sympathetic activity Angiotensin II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Hypertensi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 Homepage: /shenli/Cardio/zhu-E.htm 公元前2世纪:Galen (古罗马):血液自肝脏生成?右心房?右心室 ?室间隔微孔?左心室?血管(潮汐理论) 1533年:塞而维特(西班牙)发现肺循环第一次向Galen 挑战,1553.10.23被天主教烧死 1543年:维萨里斯提出:血液不可能从室间隔微孔中通过 1574年:Fabricius发现:静脉瓣 1628年:Harvey (英国医生)发表《心与血的运动》,第一次提出循环理论(Theory of circulation),生理学确立为一门科学 20世纪初: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研究大脑的功能,创建了高级神经活动学说 1939年:Cannon (美国生理学家):内环境稳态 History of Physiology Physiology in China 1926年:中国生理学会成立 我国近代生理学奠基人: 1897-1969:林可胜,消化生理学的先驱,肠抑胃素。1926年——《中国生理学杂志》 1897-1990:蔡翘,第一位用中文讲授生理学和编写生理学教材,航天、航空医学创始人。 1899-1988:张锡均,神经化学递质,乙酰胆碱。 生理学的重要性 医学基础 医学主干课程 考研必考科目 全国执业医师资格统考的必考科目 Nobel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生理学的学习方法 形态学科:80%记忆+20%理解 机能学科:20%记忆力+80%理解 What、Why、How 绪 论 Introduction 第一章 第一节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生理学及其任务 生物科学的分支 以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作为研究对象。 研究各种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 基础医学理论 以解剖学和组织学为基础,是药理学、病理学和临床课程的基础——承前启后 科学思维方式 重要研究手段 二、生理学和医学关系 实验性科学 (一)动物实验 1. 急性动物实验:离体实验(in vitro)、在体实验(in vivo) 2. 慢性动物实验 (二)人体实验:伦理学 三、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细胞和分子水平 器官和系统水平 整体水平 紧密相关、互相联系、互相补充 四、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第二节 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一、体液及其组成 Intracellular fluid, 40% of body weight Extracellular fluid, 20% of body weight Interstitial fluid, 15% of body weight Plasma, 5% of body weight Other, 0.5% of body weight, e.g., cerebrospinal, intraocular, pleural, pericardial, peritoneal fluids. 二、内环境与内环境稳态 细胞外液是机体细胞所处的内环境(

文档评论(0)

mwk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