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 官方行为和法律应是一致的 在八个法制原则中,这一原则是最复杂而且也是最关键的。实际上是说规则进步应该在实行上有出入,也就是说规则在实际执行中不能出现过大的落差。实际上任何国家中,书本中的法律和实际中有一定的落差是正常的,但是这种落差不能过大。 《管子》十分强调官方行为与法律保持一致的重要。提倡君主要“先民服”——做守法的榜样,身立而民化,君主“动有仪则令行,无仪则令不行”。 “法治的实质必然是:在对公民发生作用时(如将他投入监狱或宣布他主张有产权的证件无效),政府应忠实地运用曾宣布是应由公民遵守并决定其权利义务规则。如果法治不是指这个意思,那么就什么意思也没有了。” 危害官方行为和法律一致性的原则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对法律的错误解释,使人们难以接近法律,不注意维护法律的完整、贿赂、偏见、漠不关心、愚蠢以及争权夺利等。 求职应注意的礼仪 求职时最礼貌的修饰是淡妆 面试时最关键的神情是郑重 无论站还是坐,不能摇动和抖动 对话时目光不能游弋不定 要控制小动作 不要为掩饰紧张情绪而散淡 最优雅的礼仪修养是体现自然 以一种修养面对两种结果 必须首先学会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拒绝 仍然感谢这次机会,因为被拒绝是面试后的两种结果之一。 被拒绝是招聘单位对我们综合考虑的结果,因为我们最关心的是自己什么地方与用人要求不一致,而不仅仅是面试中的表现。 不要欺骗自己,说“我本来就不想去”等等。 认真考虑是否有必要再做努力。 必须学会欣然面对的一种结果----被接纳 以具体的形式感谢招聘单位的接纳,如邮件、短信 考虑怎样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更适应工作需要 把走进工作岗位当作职业生涯的重要的第一步,认真思考如何为以后的发展开好头。 Thank you 四、法治与法制的区别 (一)法制词义的演变及含义 1、法制的含义 “法制”这一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用法。狭义的法制是指一国或一地区的法及其相关法律制度的总称。广义的法制除了包括静态的法的规则、制度系统之外,还包括动态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活动和过程。 法制这一概念的原意就是指静态的法律制度。但在“法治”这一概念在中国未曾得到普遍认同之前,人们通过扩大法制概念的内涵,来表达狭义法制概念所不能表达的依法办事的动态过程。 2、低限意义上的法治(法家的法制) 法家提出了“以法治国”的主张的主要内容 (1)治理国家要运用法律,反对人治。 (2)法律要符合时代,反对固循守旧。 (3)刑无等级。“法不阿贵,……刑罚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4)弃礼任法,以法为本,法、术、势结合。治国要以法为本。 (二)“法制”与“法治”的区别 1、两个概念所内含的法律制度的含义不同 法制概念所指的法律制度是不加区别的所有的法律制度,其中既包括好的法律制度,也包括不好的法律制度。所以,任何时候、任何国家的法律制度都可以称为法制。如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显然不可能是资本主义的法治社会,但当时却存在着特有的“法西斯”法制。 法治概念中所指的法律制度仅指良好的法律制度。法治概念排斥不好的、恶的法进行国家治理,即使是严格的依法办事,也不被认为是法治国家。 2、两个概念所涉及的法律现象不同 法制概念所涉及的法的现象仅指规则意义上的法,或者仅指“静态意义上的法”,或称“书本中的法”。 法治概念所涉及的法的现象不仅包括“动态意义上的法”,更突出的是要求普遍地守法,以实现“行动中的法” 3、两个概念所涉及的法与权力的关系不同 法制概念既有可能用来指法约束一切人、包括约束最高掌权者的现象,也可能指在法律制度之上存在一个最高权力者,而这个最高权力者本身不受法约束,法只是权力统治的工具,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权大于法”、或“以权压法”。所以法制概念本身并不必然包含对权力加以约束、限制的意思,即法制并不排斥“人治”。例如,在人类历史上有大量的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法律制度,又如我国十年动乱时期,“法治”无从谈起,但却存在着由党的领袖直接控制群众运动的特殊的人治法制。 法治概念却只能用来指这样一种法与权力的关系状态:法处于至上性的地位,一切国家权力、一切国家机关、一切掌权者都要受到法的规范约束,除法之外,不存在至上的权威,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法大于权”。法治必然排斥人治现象。 4、两个概念所内含的人民和法的关系不同 法制概念并不内含对人民和法的关系的认识。使用法制概念既有可能是指作为人民治理国家的工具的法,也有可能是指作为掌权者统治、控制人民的工具的法。如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法。 法治概念内含人民主权、法体现着人民的意志、法是人民民主治国的手段的观念。也就是说法治必然和政治民主相关。党的15大报告对依法治国的阐述就突出了它的民主内含:“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