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朱自清 1、课文题目是“荷塘”“月色”,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这两种景物的呢? 明确:第4段: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荷塘四周的景色    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②叶子本是肩并肩地挨着…… ③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 小结:拟人灵秀动人       1、形象美——手法多样(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鲜明的对比、强烈的烘托、传神的通感) 2、语言美——新颖别致、描述传神、通俗流畅、节奏和谐(量词、叠词) 3、意境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朱自清通过在月下荷塘静谧、幽美的景色中独处的心境描述,表达了他抑郁孤寂、想超脱现实自得其乐而不可得的情绪,以及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他文如其人,风华从朴素出来,幽默从忠厚出来,腴厚从平淡出来。 ——杨振声 朱文心境温厚,节奏舒缓,文字清淡,绝少瑰丽,炽热,悲壮,奇拔的境界,所以咀嚼之余,总有一点中年人的味道。 ——余光中 作者的感情发展线索:“心里颇不宁静”淡淡的月光下,“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在自然美景中,有淡淡的喜悦发出“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惦念江南,欲超脱而不可得。 13、问:作者全身心地享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最终有没有得到解脱呢?   明确:没有,作者得到了暂时的宁静,一听到蝉声与蛙声,刚获得的自由和宁静又在一片蛙声中失去了,不禁发出“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慨。 14、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呢?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六、写作特色 课堂小结 “他的作品一开始就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李广田 朱自清的散文仍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以江北人的坚忍的头脑,能写出江南风景似的秀丽…… ——郁达夫 众人评价朱自清的散文: 拓展延伸 一、小煤屑路──幽僻、寂静; 荷塘四周的树木──阴森森; 荷叶──繁密,出水高,亭亭玉立; 荷花──姿态各异,尽显秀色; 荷香──随风飘荡,不绝如缕; 荷叶的波动──疾如闪电; 月光──清幽,如流水; 研讨与练习的答案 青雾──薄如轻纱; 云天──淡淡的; 树影──奇形异状,如画如乐; 树缝灯光──没精打采; 蛙叫蝉鸣──最为热闹。 总之,写出了荷塘四周和荷塘当中的各种景物,其中以写荷塘中的景物为主,写出了月下荷塘的清幽、朦胧、恬静之美。 二、1、第一句是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方面有相似之处。但“渺茫的歌声”不是单纯的陈述说明,“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两个优美的意象叠加在一起,扩大了意境的内涵,使意境变得更加优美。而且将“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也烘托出环境的优雅与宁静。 第二句是由视觉向听觉转移。月光与树影是宁静的,用“名曲”来形容,将读者带入一种幻境,光与影的白黑块,仿佛变成了活泼的、跳跃的音符。这是化静为动的写法,将景物写活了,也激发了读者的联想和想像。其次,身处此境,提到梵婀玲,会很容易联想到《小夜曲》之类的名曲,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与名曲的优美、悠扬,其间有某种相通之处,两相烘托,也是意象的叠加,艺术效果倍增,给原有的意境带来了温馨、幽雅的氛围。 2、第一句以流水喻月光,用动感极强的动词“泻”加以点化,将月光写活了,写出了月辉照耀、如倾如泻的景象。 第二句本来是倩影映在荷叶上,却说成“画”在荷叶上,“画”含有人为的动作,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挥墨描绘“倩影”。“画”这个动词是经过锤炼的,与“倩影”搭配得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