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粤港澳经贸合作研究-前海管理局
广东单位产值能耗 年份 GDP能耗 (吨标准煤) 降幅 (%) 工业增加值能耗 (吨标准煤) 降幅 (%) GDP电耗 (千瓦时) 降幅 (%) 2005 0.79 1.08 1195.3 2006 0.771 -2.93 1.04 -2.96 1172.1 -1.95 2007 0.747 -3.15 0.980 -5.28 1156.85 -1.30 2008 0.715 -4.32 0.869 -11.32 1085.49 -6.17 2009 0.684 -4.27 0.809 -6.94 1002.09 -6.13 2010 0.664 -2.4* - - - - 2011 0.563 -3.78 - -5.13 - -1.46 *2010年降幅为前三个季度值。 2005~2010年,国家规划任务目标是20%,要求广东降13%(16%); 2010~2015年,国家规划任务目标下降16%(18%),广东平均每年约降4%; (3)低碳经济的转型方向 低碳能源开发 低碳技术进步 低碳消费模式 低碳生产与服务转型 碳排放权交易的相关服务 相关服务 服务内容 (1)排放权交易中心 实现排放权交易的服务机构,提供碳管理咨询服务等 (2)排放权交易的中介 提供购、需之间的中介服务,协助办理碳抵消服务等 (3)碳基金 组建基金支持减排行动,并根据出资比例销售排放权 (4)排放权衍生物 销售以排放权的价格变动为基础的金融衍生商品 (5)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支援 排放权交易合同的制定与管理,交易纠纷的应对等 (6)排放权交易的会计支援 企业排放量交易的会计处理 产业转移的压力 ——珠三角产业转移呼声始于2003年, 珠三角的环境问题 土地、劳动成本上升、民工荒 能源与原材料价格上涨 人民币升值 新劳动法 国家出口退税的政策调整 外来人口的压力 (截止2007 年)尽管广东GDP总量已连续18年领先全国,但“我省的人均GDP近10年来年均增速在东部沿海省市中排在最后一位。”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估算,如果人口每减少84万,人均GDP能够提高一个百分点。广东现有外来人口大概2000万左右,如果能够把珠三角地区的人口转移出去10%,也即是200万,就有可能实现珠三角人均GDP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2个百分点。 过去10年间,广东省总人口净增1644万人,远远高于江苏的439万、山东的571万和浙江的567万。广东每新增一个劳动力创造的GDP是12万元,远远低于江苏的88万元和山东的22万元。 “双转移”战略目标 珠三角“腾笼换鸟”,实现产业升级 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缩小广东省内区域与城乡差距 一是淘汰落后产能的“减量效应”; 二是经济转型的“刹车效应”——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建与扩建难以获得用地指标,不能在珠三角落地; 三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成长效应”——重点扶持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三种效应空间叠加共用推动了珠三角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佛山建陶业的转型升级 佛山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淘汰一批、转移一批、升级一批”,企业数量从400多家减少到50家。大浪淘沙中留下来的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提升了产业的附加值。 以“中国建陶第一镇”南庄为例,2006年当地陶瓷行业的产值是117亿元,企业75家,税收是2.6亿元;2010年陶瓷企业仅13家,产值却有128亿元,税收2.8亿元。 地 区 2010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百分点 2010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百分点 珠三角九市 0.7 2.3 广 州 0.04 3.42 深 圳 1.57 1.89 珠 海 -1.30 3.39 佛 山 -0.61 -0.76 江 门 0.31 1.70 肇 庆 1.38 2.57 惠 州 -3.75 4.13 东 莞 5.06 4.26 中 山 -0.44 -0.58 从税收结构变化看转型升级 全省税源的服务业化趋势明显; 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税收表现抢眼; 粤东西北地区税收增长明显提速; 民营经济税收占比稳步上升。 ——税收结构的四方面优化说明,广东经济正在进入既保持总量领先,又促进质量提升的良性发展轨道。 服务业是最重要的税收来源 2011年,广东省三次产业的税收占比分别为0.1%、42.1%和57.8%。 其中,第二产业税收比重较2007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到2011年税收占比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10个百分点,分别高出江苏、浙江和山东16.5、9.7和19.2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税收占比高于传统制造业 作为现代产业体系核心部分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近5年的税收数据中可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