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澄波(1895~1947年)-Loxa教育网.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澄波(1895~1947年)-Loxa教育网

陳澄波 (1895~1947年) 生平簡介 民前十七年二月二日出生於 嘉義 一九 二四年赴日考入東京美術學校師範 科 一九二六年以畫作〈嘉義街外〉首次 入選日本第七屆帝展。  一九三三年六月,陳澄波返回嘉義,作品呈現對主觀敘述意識的偏 好,以及強烈的鄉土色感 枇杷樹 1924 絹?膠彩 61×51cm 此幅畫是就讀東京美術學 校師範科一年級時的習作,也是 現存年代最早的作品。 忠實寫生 的態度,清楚地交待枝葉的轉折 與交疊關係,將枇杷樹的一梢描 繪得相當真實。 未經剪裁的樸素 感和稍嫌僵硬的質地皆是本畫的 特色。  嘉義街外 1927 畫布?油彩 64×53cm 入選帝展第七回之作。 畫中 呈現出規矩方正的學院作風。 此畫運用西洋畫自 文藝復興時期以來所重視的透視 法。 畫面中活潑的雞群與人物都 退避道旁,讓街道筆直地伸向遠 方的地平線,並與電線桿會合。 前景起伏不整的小路,以及突出 的人物活動是全幅的精神所在。 自畫像 1927 畫布?油彩 41×31.5cm 此畫繪製時,畫家已滿三十 二歲,美術學校師範科畢業剛入 研究所。 自畫 像中,清瘦的面龐,眼神無比地 堅定,雖然身穿樸素黯淡的學生 服,巨大的寬邊帽卻好比發光的 光圈,充滿了無限的理想。背後 的花象徵著藝術的生命。    清流 1929 畫布?油彩 72.5×60.5cm 此幅畫為第一次全國美術展 覽會參展之作。 將中國傳統水墨畫中的敘述性空 間,帶入寫實的油畫畫面。故而 近景的枯樹、石塊,並肩而坐的 遊客與湖中的行舟都不過是用來 陪襯壯觀的斷橋及遠山一抹白雪 。 黃土色調的畫面,生動的線條 ,與充滿寓意的空間表現,使整 個畫面顯現出獨特的吸引力。  上海碼頭 1932 畫布?油彩 38×45.5cm 畫家採用俯瞰的角度,正面 切入廣場中心以描繪都會一角的 繁榮景象。 龐大高聳的圓環雕像 立於畫面中央,後方擁擠的建築 物,街道上往來的人們,都傳達 了此處緊張忙亂的步調。 右方前 景的立竿與傾斜的扶手,讓平整 的畫面加上動感。但上海碼頭的 熱鬧與紛亂在畫面中清楚的呈現 出來。            西湖春色 1934 畫布?油彩 10F 日本第十五屆帝展入選之作 。 畫風上借用水墨畫的線條趣 味。此幅近景的幾根細瘦樹幹的 畫法,不難令人聯想及他所推崇 的倪雲林山水。 全幅描述斷橋附 近的西湖早春,頗富粉妝玉琢的 裝飾意味,細節較豐富。 從樹間 望去,湖上白篷的小船悠游自在 ,前景右方的人物走在林間小徑 ,整個畫面充滿悠閒輕鬆的趣味 嘉義街中心 1934 畫布?油彩 91×116.5cm 嘉義街中心的風光彷彿在畫 面上展開來了。中心透視焦點的 小圓環水池,有許多行人悠閒地 在周圍走動,也有騎腳踏車經過 的人,十分熱鬧。 街道兩旁的 行人好像在歡迎觀眾,路邊的小 吃攤或生啤酒店也都是停腳的好 地點。 陳澄波筆下的嘉義街總是 這樣坦率、熱情地邀請每一位觀 眾進入他畫裡的家鄉。     淡水中學 1936 畫布?油彩 91×116.5cm 此幅畫兼有敘述和抒情的意 味,俯視的角度由近拉高拉遠, 以平面具裝飾性的手法成功地表 達蜿蜒的韻律感。 點景人物借自 水墨畫,傳統而不覺累贅,色調 活潑豐富,掃除以前畫中烈陽當 空下的目眩感。 此為一系列淡水 風景之一,描繪淡水風景的這一 段時期,是他回台後自我學習的 高峰期,此作亦是他風格成熟的 代表作。           嘉義公園 1937 畫布?油彩 60.5×72.5cm 此作構圖及用色皆奔放自由 ,畫中的嘉義公園宛如歡樂的童 話世界。 鳳凰樹枝攀緣至池面, 玲瓏曼妙,彷彿披著金黃色的羽 毛。 帶著紅冠的丹頂鶴,又像是 一盞盞明亮的燈光擎亮在畫幅之 前,效果極為華麗,池中的白鵝 悠游其中,怡然自得。全幅裝飾 性強而躍動的生命力處處可見。 池畔 1940 畫布?油彩 91×116.5cm 此畫原名「夏之朝」為第三 屆府展入選之作。 戰時不景氣的 生活,使陳氏更仔細地體會、觀 察鄉間農民的生活。此畫取景一 對佇立於農舍水塘前的父子,小 孩拉著父親的手,父子二人背對 著畫面,望向水塘的對岸。 水塘 中湛藍的水色朦朧地映現著綠樹 與屋舍。全畫樸素而富有感情。    玉山積雪 1947 木板?油彩 24×33cm 此幅據說是陳氏的絕筆之作 。 畫面的構圖與色調顯得較沈重 ,筆觸簡勁有力,色彩含蓄多變 ,甚而完全捨棄敘述性而轉向詩 意的凝練。 也許是冬天的景致, 玉山山峰積雪未溶,日出的時刻 姍姍來遲,近景的房舍和芭蕉雖 然已沐浴於淡薄的金色光芒中, 但寒冷的夜色仍籠罩著中景的山 峰與深藍的天空。       * * 資料來源 台灣網路美術館 .tw/tdg/ *

文档评论(0)

dlhs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