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2010年10月
201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质量检测(2010年10月)
历史试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王侯。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其不难哉!”秦始皇说这句话的主要意图是
A不希望发动对匈奴的战争 B认为分封制是导致春秋以来战乱不已的主要原因
C推行郡县制 D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
2.秦始皇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规定皇位世袭 B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C推行郡县制 D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
3.唐太宗的主要政绩包括①重用人才②善于纳谏③完善科举制④不夺农时,轻徭薄赋⑤减轻刑罚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4.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这说明
A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
C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鼎盛时期
5.唐太宗统治时期,在六部下设的鸿胪寺的职能是
A接待各国使者B专同外国人经商C专门处理外来宗教问题D专管中外文化的交流
6.唐太宗分析隋朝灭亡的教训,得出的结论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和“舟”是指
A大运河和隋炀帝的龙舟 B人民群众和封建君主
C国家政策和经济发展 D封建暴政和农民起义
7.唐太宗统治时期民族政策的突出特点是
A民族大融合,多民族国家统一 B民族政策开明
C尊重少数民族地区 D中原文化远播少数民族地区
8.亲政后的康熙帝采取果断措施,运筹帷幄,最终平定了“三藩叛乱”,其根本目的是
A维护国家的统一 B巩固清朝的统治
C收回西南地区 D以此取得朝廷内鳌拜势力的支持
9.康熙帝加强民族团结的史实有①南巡曲阜,崇尚儒家文化②恢复开科取士,延揽汉族文士③尊重喇嘛教④册封达赖和班禅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晚年的康熙帝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我们看来这一评价的主要立足点是
A一生兢兢业业为大清贡献颇多 B他运筹帷幄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
C他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D他开创了“康乾盛世”的局面
11.孔子认为,要使社会君臣有别、长幼有序,必须( )
A.用“礼”来规范所有人的行为 B.关心和爱护老百姓的生活
C.用“仁”的思想来缓和社会矛盾 D.把“亲亲”的爱升华为人间普遍的爱
12.体现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的是( )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D.当仁不让于师
13.孔子的“中庸”思想( )
A.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B.是对“仁”的学说的否定
C.将“仁德”置于首要地位 D.认为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
14.称誉孔子为“万世师表”的皇帝是( )
A汉武帝 B唐太宗 C康熙帝 D 乾隆帝
15.儒家思想体系中包含了许多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思想,这些优秀传统思想包括下列
①以德治国 ②依法治国 ③轻徭薄赋 ④“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16.亚历山大与他的老师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并不和谐,其表现不包括( )
A.前者暴躁,后者严谨 B.前者狂傲,后者稳重
C.前者博览群书,后者不学无术 D.前者征服欲强,后者平和善思
17.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士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的工具科学是( )
A.理念论 B.三段论 C.形而上学 D.中庸之道
18.亚里士多德的阶级属性是( )
A.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 B.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C.代表商人利益 D.代表平民利益
19.都主张中庸之道的思想家有( )
①苏格拉底 ②孔子 ③柏拉图 ④亚里士多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
文档评论(0)